將關中地區瓜分之後,項羽又將原先楚國的地界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西楚、衡山、臨江和九江。
“當陽君英布,你在反秦之戰中,戰功首屈一指,理當封王,特封你為九江王,建都六縣。”項羽在封過英布之後,看著坐在大廳最外側的穆晨,說道:“穆晨,你自投靠大楚以來,破城陽、戰濮陽、進雍丘,鉅鹿之戰中又成功狙擊章邯大軍,戰功不在當陽君之下,只是你我份屬兄弟,本意封你為王,卻擔心眾人不服,今日便封你為蔡侯,統領壽‘春’至下蔡之間淝陵一脈,都下蔡,屬九江王節制!”
穆晨原本坐在大廳的最外側漫不經心的看著廳外,他雖然知道自己戰功很高,也有可能封侯,卻沒想到竟然封的這麼快,而且還是歸英布節制,愣了一愣,才站起來給項羽行了個禮,與英布一同受了封賞。
之後,項羽又封了鄱陽君吳芮為衡山王,共敖為臨江王,並且將西楚留給了他自己,給他自己封了個西楚霸王的稱號。
這個稱號,項羽最早是在城陽城內聽穆晨提起過,後來一直沒有忘記,此刻他親自主持天下分封,便把這個稱號連同西楚,一起留給了自己。
項羽封完秦楚兩地之後,他又把過去趙國的土地劃分為常山和代兩個國家,封了張耳做常山王,統領趙地,而原來的趙王歇則改封代王。
齊國被他分為齊、濟北和膠東三個國家,立齊王田市為膠東王;齊將田都因為曾隨楚軍援救趙國,後又跟隨項羽入關,被封為齊王,建都淄博;而田安則是在項羽北渡漳水援救鉅鹿時攻下濟北的幾座城池,後又率軍投靠了項羽,被封為濟北王。
至於齊國的軍事強人田榮,因為在反秦戰爭之時,多次違背項梁意願,項梁被困定陶時不肯出兵援救,後來又拒絕跟隨楚軍攻打秦軍,項羽很是憎惡他,連一寸土地也沒有封給他。
燕國被分為燕和遼東兩個國家,燕將臧荼在楚軍北上救趙時曾率領軍隊前來援助,後又跟隨楚軍進關,項羽將他封為了燕王,而過去的燕王韓廣則改封遼東王。
魏國同樣被分為了兩個國家,趙將司馬昂平定河內有功,被項羽封為殷王,而魏王豹,則改封為西魏王。
項羽最後又把韓國的土地劃分為韓和河南兩個國家,張耳寵臣申陽首先攻下河南郡,並且帶領軍隊在黃河岸邊跪迎楚軍,被項羽封為河南王;韓王成依舊做他的韓王,只是地盤比以前小了許多而已。
這次分封,項羽僅只封了他帳下的大將英布為王,其餘各王都是原先各路諸侯的將領。只有一人,項羽在分封的時候雖然很想將他也封為王,但那人卻在鉅鹿之戰之後不久與張耳發生矛盾,掛起將印憤然離去,失去了跟隨項羽入關的機會。
這個人就是成安君陳餘,念在陳餘素有賢名,對趙國又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而且在後來還曾修書給章邯,促成了章邯率軍向楚軍投降,項羽在知道陳餘在南皮的情況下,將南皮周圍三個縣封給他,作為他的食邑。
穆晨在被封為蔡侯之後,並沒有感到多麼興奮,他甚至沒有先前在來戲亭的路上相像的那種擁有土地的成就感。
他與英布曾經共同在一個陣營裡與敵人作戰,英布封王,而他卻封侯,這倒罷了,他只是有些想不通,為什麼項羽會安排英布來節制他。
在項羽帳下的時候,他就很不喜歡英布,並不是因為英布臉上的那個刺印,而是因為他知道將來英布必然要背叛項羽的結局。
當項羽封英布為九江王的時候,穆晨很想提醒他,可是話到嘴邊,他又咽了回去,因為他知道,即便他說了,根本沒有幾個人會相信他所說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