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拒絕佳人
時光飛逝,匆匆兩日已然逝去。木晏清即將整裝上陣,護送公主遠赴北境,與敵國締結和親之約。
自木晏清返回帝都的那日起,太子府與景王府就陸陸續續送來許多古玩珍寶,卻都被木晏清婉拒,原物奉還。
但太子與景王並未就此罷休,依舊源源不斷地將各類奇珍異寶、稀罕物件送往清豐居。
不知出於何種緣由,此次木晏清竟一改往日作風,來者不拒,將兩方所贈之禮盡數收下。
太子與景王雖猜不透對方的意圖,卻都暗自較勁,絕不肯被對方比下去。
於是,雙方時刻關注著彼此的動向,一方送禮,另一方必定緊隨其後,毫不示弱。
離朝前,依例需入宮面聖,行跪辭帝王之禮,此謂朝辭。
當日,木晏清身著一襲戎裝,英姿颯爽,隨著百官一同上朝。而高和豐因品階不夠,只能留在朝堂之外等候。
木晏清私下收受太子與景王賄賂之事,眾人早已聽到訊息,眾人皆心照不宣。只是兩位皇子在朝中權勢滔天,分庭抗禮,無人敢輕易狀告木晏清。
況且,木晏清即將離開都城,眾人也不願在此時招惹麻煩。
然而,令百官萬萬沒想到的是,木晏清呈上奏摺,將太子與景王所贈之物一一詳細登記羅列,並聲稱已將所有物品妥善收好,即刻便派人送往皇城,交於陛下。
太子與景王臉色瞬間僵硬,他們沒料到木晏清竟有膽量將他們行賄之事公之於眾,心中頓時慌亂起來。
緊接著,木晏清的一番話,更是讓二人震驚不已。
木晏清稱,前些時日在宮宴之上,曾與兩位殿下提及北境苦寒之地,又說起餘長軍任職期間,時常拖延軍資發放,致使將士們在戰場上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兩位殿下心懷仁善,送來諸多私藏珍品,只為略盡綿薄之力,資助軍方建設,改善將士們的生活條件。
木晏清還說道,如今雖已簽訂和約,暫息刀兵,但北境將士守護的乃是國家邊境線,必須時刻做好作戰準備,萬不可有絲毫懈怠。
兩位殿下博施濟眾,心懷天下,為國為民,思慮深遠,且行事低調,默默為聖上分憂,不求回報,實乃我江山社稷之幸也。
天子以仁愛治國,秉持公正無私之心,推行仁政於天下。而兩位殿下在這樣的聖德薰陶之下,耳濡目染,自然養成了溫良仁善的品性……
一番阿諛之辭,令龍顏大悅。
太子與景王心中稍安,也跟著歌頌起聖上的英明來。百官們紛紛附和,順帶稱贊起兩位殿下的賢德。
可在場所有人都是人精,又怎會不清楚木晏清是在避重就輕,偷換概念呢。
不過,既然木晏清將此事挑明瞭,也是在表明自己立場。
勝帝心中更是明鏡似的,他笑著問道:“晏清,既然這些東西乃是兩位皇兒的心意,你為何又將它們送還於朕?”
“回陛下,晏清自由生長於北境,胸無點墨,短見薄識,這些東西我也不知其價值。可陛下見多識廣,博學多才,所以……”木晏清尷尬的笑笑,“晏清將這些東西呈予陛下,還望陛下以金銀相換。”
滿朝文武聽聞木晏清之言,皆驚愕當場,看她的眼神也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