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雙全法
安得雙全法101nove.aypse
濟川聽著;作家講述的方式顯然比當初寫作版本更加隱晦,但他最初還是害羞了好一會,直到最後進入深沉的思索中。作家的聲音漸漸消逝,有片刻,眾人的身影停留在夜色的包裹中,直到那停留在屋內的藍鳥忽而再次動翅膀,毫無留戀地朝屋外飛去;雨停了,而這時濟川才回過神來,重新望進火光中。
一串眼淚從他面頰上滑落;那作家溫柔而疼惜地笑了,前傾身子,問他:“怎麼了?”
這個孩子搖頭,抹去自己的淚水;他的溫柔和親善到了如此地步,甚至不願意使人見自己感傷而為難。濟川願回答這個問題,但似委實感到他心中壓倒他的感情太過龐大,眼無助地閃爍著,作家自在耐心地等他,只是那個女孩——德仁也顯出幾分寬容,反令人驚訝了。
她的眼光也黯淡了片刻,宛墜入不可見的深海,而這時,濟川才開口了,囁喏道:
“一定要這樣嗎?”他輕聲說:“就沒有能夠讓所有人都感到滿意,高興的方法嗎?”
作家搖了搖頭,他抬起頭看向鐘表,似注視著流動的時間,如此解釋:“想想這個世界本身,濟川。”他溫柔也殘酷道:“它在為著不知名的緣由被創造,誕生的瞬間,它在企圖使所有的生靈幸福麼?我們很難這麼說,因此你甚至可以說,從最根本,世界構成的道理就不是完美,純善的——那只是我們曾經的夢想,而終於到了不得不破碎的時候。”
濟川因此難掩沮喪和迷茫,作家又垂目對他微笑,寬慰道:“但是讓它變得完美也不是我們人類的責任,既不是蘭德克黛因人的,也不是蘭德索裡德人的,世界有世界的規律,但人類有人類的特點,它以自己的構成運作,我們以自己真正的願望生活。”他頓了頓,然後誠懇,清晰地說:“這不是個快樂的故事,處處充滿了悲傷,但在最後,它仍不乏意義,因為在不惜使那對於純善的理想覆蓋在整個世界上,挑戰天,挑戰神後,我們終於領悟了自己的極限和願望。”
那孩子望著他,而話語在唇邊呼之欲出,作家微笑,道:“那就是去愛。只是這樣而已。”
他用這句話作為總結,叫濟川點頭,也繼續暗中抹去眼淚;他溫和地接受了那個顯然會在故事中帶來狂瀾的幻滅,同時也擔憂接下來會發生的事,而女孩——德仁,更是平靜的。她的眼在先前的沉沒後回到一個更普遍的尖銳,直覺鋒利的狀態。她的藍眼閃爍,望著作家,直接地詢問道:
“那厄德裡俄斯呢?”德仁問。濟川肯定有些沒有明白,但作家笑了,推著眼睛,朝她點頭。
德仁看向濟川,不知怎麼,似見到他渴望知曉的眼神,還是開口解釋了:
“那是厄德裡俄斯的願望啊。”她攤開手:“或者說,迦林的吧。其餘人能接受這個願望破碎,她又能嗎?”
她繼而看向作家:“而且我注意到,她好像沒有很抵觸拉斯提庫斯跟她接觸——不如說,她很喜歡才是。”德仁平靜道:“她難道不知道拉斯提庫斯破棺意味著什麼嗎?”
作家點了頭,似覺得這個問題很適合作為切入點,嘆而開口。)
厄德裡俄斯——或者說,迦林大神,是我們北荒民族,蘭德克黛因人的始母——也是迄今唯一一個與我們失散了的靈魂。自她歿後,我們不知她去了哪,只知道最終,她必然是被這次幻滅傷害得最深的人,故而你的問題很有道理:為什麼厄德裡俄斯沒有堅定地拒絕拉斯提庫斯,沒有阻止他進一步釋放自己的慾望,‘墮落’,遵循普世的道理,從而使這個由她所創造的世界不免也為物質界的狂瀾所淹沒,令我們和蘭德索裡德人最終接軌,相遇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想請你們記起一個事實:厄德裡俄斯在‘來龍’之時就不再是迦林大神完整的靈魂。分魂現象,如同在厭能和難雲阿身上,吠陀先的兩個分身以及在維斯塔利亞和厄德裡俄斯身上,你都可以看出,並不少見——甚至也許從根本上我們所有人都是分魂呢!
回到這件事上,它的重點是,其實到現在為止,你們其實都沒見過真正的迦林大神。來龍時期的厄德裡俄斯女神,我要說,因為失去了記憶,可比她本人溫柔了不少……
方是我們還在北荒居住的時候,迦林大神是我們的母親,但我們跟她是有距離的。她就像海上冰冷而清晰的月亮般,讓我們感到難以接近,若我們舉行全族的集會,其實將我們凝聚在一塊的反而不是我們的母親,而是我們的父親——所有的孩子都更喜歡洛蘭一些。
包括迦林大神本人也是一樣。她是個因為太完美,太得天獨厚而過於理想的人,難免就有點不近人情了,我覺得是洛蘭給了她那更多像人的情感,甚至,為了這感情,她後日也沒有像其餘女神般棄人世而去,反進入了封魂棺,為我們,為她的理想,遭受了如此多的磨難。你如果問我,為什麼迦林大神,最終,在這個時候,沒有更理性,甚至不擇手段地處理這件事——為什麼她沒能跳出一連串陷阱,如很多次一樣,我當然不能去問她,但我可以猜測。
我認為這是她讓步,去愛洛蘭的方式。我很愛洛蘭,他在我心中的分量不言而喻,然,我想這是不能和迦林大神相比的。
‘世界’不懂得什麼是愛,而世界能戰勝一切,如同曾經的迦林大神,如此地深邃而理智,但在她拒絕了迴天,留在地面時,她一定明白了,也做了交換。那溫柔,盲目,短視和貪戀每個瞬間如同永恆,為另一個人獻身,痛心,不惜犧牲自己的愚痴,就是她為愛付出的代價。
這就是迦林的選擇——仍然,我認為,確實,在這個時候,終曲開始之際,她尚且是從未真正體驗過真正的墮落的。
而,無疑,那感覺超乎了她的想象,所以,時至今日,她仍未回到蘭德克黛因。大約就是因這種原因,迦林大神的魂魄,那時始終在分離和遮蔽之中,不願自己的理智影響自己的感情。
此為這名叫厄德裡俄斯的女神的真相——我從未說過她是個完美的人物,相反,我恐怕她是個對太多人來說都難以理解的人,一個遙不可及的理想和避之不及的災禍,如同她的結局所示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