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小小的他站在病房門外,看著和母親有七分相像的陸承榮,既有對哥哥的依賴與崇拜,同時還有
羨慕。
於是後來,陸承譽便模仿陸承榮的一言一行,學大哥的陽光開朗,學大哥的肆意張揚,學大哥的
熾熱坦誠,學大哥的喜好。學著17歲奪目耀眼的陸承榮。直到自己成了母親眼中的替代品。正因為
瞭解成為替身的痛苦,所以當知道聯姻原因時,陸承譽幾乎怒不可竭。
11歲的陸承譽用模仿偷來了母親6年的愛。
而17歲的陸承譽,用模仿偷來了林隅眠11年的愛。
這讓他始終戰戰兢兢,認為原本的自己應該是不配獲得這些愛的。他喜歡格鬥,喜歡美術,卻只
能偷偷練習或培養這些愛好。
而林隅眠的畫,總讓陸承譽不由自主想,如果初遇那天,陸承譽只是陸承譽。那麼,林隅眠大概
也不會心動。
正是那些表面全是模仿陸承榮,所以讓他始終對當年病房門玻璃窗裡擁抱的畫面,成為解不開的
心結。總是設想,如果自己不狠心把性命做賭注,那麼陸承榮就能順利娶到林隅眠。
林隅眠是多麼好的人,陸承譽比任何人都清楚。絕對會在婚後日子裡治癒好陸承榮,而一旦陸承
榮恢複正常,回到了曾經的鮮活、率真又熱烈的模樣。
愛上陸承榮,只會是時間早晚問題。
他是如此後怕又慶幸自己賭贏了。
可林隅眠在二樓露天陽臺提的幾句陸承榮,瞬間就將陸承譽拉入潮濕、陰鬱的過往裡,他幾乎是
嫉妒得發瘋,瞬間失去理智。
林隅眠越退縮、越冷淡,他便一遍又一遍地猜想,是不是一旦回歸到原本面貌的自己,林隅眠便
再也不愛了?絲毫忘了,與陸承譽婚後多年才孕育的陸赫揚,是林隅眠愛他的最好證明。
與17歲的陸承譽毫無關系。
如果說年少的感情是不帶任何思考的沖動與執著,是情竇初開的喜歡。而自大學後便性格突變與
17歲毫無相像之處的、原原本本的陸承譽,才是林隅眠深愛的人。
陸承譽也不會知道,甚至17歲的陸承譽也是因為那股宛如飛鷹般的桀驁不馴才留住了oega的
目光,畫展上十分合拍與靈魂共鳴般的交談,才是林隅眠意識到已對陸承譽心動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