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三人本來就不餓。如果今天沒有這三位“大肚能容”的客人。他們對吃守歲餃子這事也不過是吃上兩個意思一下。走走過場而已。
可人就是這樣。本來不餓。看著這三位跟餓虎下山似的。吃得香甜無比。酣暢異常的德性。不知不覺的便漸漸跟著被調動起了情緒。就連還飽漲的胃袋似乎也被放空了一部分空間。一來二去的。也吃了不少東西。
眾人眾志成誠的大掃蕩的結果是驚人。堪比蝗蟲。讓安家一家三口。至少是讓安國慶和李綵鳳是感到驚歎的。滿滿的一大桌子實實惠惠的肉菜和餃子。居然連湯汁都沒剩下一點。不。事實上。別說菜湯。就連餃子湯也被那三個吃貨以“原湯化原食”的理由。咕咚咕咚地給幹下去多半鍋。
至於剩下的那少半鍋。那三個竟然死活都不讓安然倒了。據他們宣稱。今天的餃子好吃。這湯也好喝。他們準備半夜渴了熱熱接著喝。可別倒了。白瞎了。可不要糟蹋東西。浪費有壞。浪費可恥。
就差對著安然背一遍《憫農》詩了。
安然對這三個會過日子的賢惠孩子已經不知道該做出一副什麼表情才好。乾脆白眼一翻。眼不見。心不煩。
值得一說的是。年三十的餃子總是要討個吉利的。安家也不例外。或者說。往年因為安國慶李綵鳳夫妻工作的原因。守歲的時候總是缺席一人。雖說每年的守歲餃子也是要認認真真的包好的。但是卻沒有什麼花樣。
今年因為是一家三口難得過上了團圓年。照安國慶和李綵鳳的說法是安然小丫頭正在興頭上。喜歡弄些個花樣花活兒。不僅往餃子裡包了硬幣。還加了糖塊。有錢。有甜。既能財源滾滾。又有甜甜蜜蜜。都是好意頭。
為了討個好彩頭。安然將糖塊和硬幣都放了不少。務必讓參與者。也就是每個吃餃子的人都吃者有份。咬者中獎。
安家一家三口吃得本來就不多。吃得又慢。又仔細。這糖果和硬幣根本沒給他們造成什麼麻煩。
必須要說一說的是吃餃子的主力軍。那三個吃貨。
餃子剛一出鍋。安然就開始鄭重提醒。讓他們一會兒吃的時候。千萬要小心在意。不要只重數量口感。不注意“內容”。吃到糖塊還好些。萬一要吃下硬幣可怎麼辦。
就他們三個人吃飯時那甩開腮幫子。埋頭苦幹的勁頭。那力氣賣的。萬一一使勁。吭哧一口咬在硬幣上。硬幣是肯定不會怎麼著的。就怕把他們三個的一口牙再給磕下去了一個半個的可就不美妙不和諧了。
大過年。好意頭沒討著。倒弄個斷牙之恨。血光之災啥的。多喪氣啊。
反正在安然看來。想迅速又大口的把餃子吃下去。把包在餃子餡裡的糖塊或硬幣順利的吐出來。這也是個需要技巧性的活計。一般人不一口氣吃上幾百個餃子。好好的練練這門技術。還真是有把牙齒崩掉崩壞的風險。
可事實證明。以江傑云為首的三個吃貨用他們那超凡脫俗的實際行動和彪悍的實際作風讓安然再然明白了一項事實……這仨貨壓根就不是一般兩班戰士。絕對是用特殊材料煉成的。
在安然看來頗有難度的事。在這三個傢伙的眼裡嘴下根本就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那些糖塊。硬幣之類的障礙物完全不能阻擋三個吃貨掃蕩吃光的腳步。甚至連一點困擾都算不上。完完全全的不在話下。嘴皮子一動。糖塊。硬幣順利而出的同時。一個個飽鼓鼓的餃子便已經悄無聲息地消失在吃貨那寬廣粗獷的喉嚨裡。不見了影蹤。
真是神乎其技。幾乎要讓人拍案叫絕了。簡直。
一頓風捲殘雲。三個吃得心滿意足。喜笑顏開的吃貨拍著胸脯強烈要求處理善後。安國慶李綵鳳
還未開口。就被安然痛快地一揮手。予以批准。
她本人和安國慶則拿上年前買好摺好的幾捆燒紙。一起出門。找個人跡稀少的路口。開始燒紙。
這也是每年過年的時候。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式。
算不上是祭祖。按安然現在的理解就是陽間過年。大人都給小孩子發紅包。陰間過年。也該給長輩們上點貨。發點鈔票。熱鬧熱鬧。
安國慶和安然下樓的時候。四處的鞭炮聲已經漸不可聞。雪勢依舊不減。飛飛揚揚白色雪花一片片的自高空飄墜而下。將地上大片大片梅紅的鞭炮煙花的殘屑一一掩蓋成一片皎潔的無暇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