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原,花街。
就如同其名字所寓意的美好吉祥一般,花街表面上看起來,的確稱得上是東京地區最為繁華的區域,除了早上有些許時間休息外,大多時候都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
實際上,這裡並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街道,而是一塊被圈住的特殊區域,就像是一個以人為玩具的主題樂園。
在這裡,每個人不是在取悅別人,便是在被別人取悅。
笑聲和琴聲,幾乎沒有斷絕的時候,以至於可以將所有的不幸都暫時掩埋。
其中,又以大道附近的幾家店最為熱鬧。
往來這裡的,不是腰纏萬貫的富人,便是各個國家的公使,有時甚至內閣大臣也會在這裡舉行宴會。
這裡的藝伎與別處不同,幾乎個個都身懷絕技。
舞琴花茶,有一門精通便能讓豪客們趨之若鶩;有兩門精通客人便會絡繹不絕;若是四門樣樣拿手,再有點兒風姿綽約,鶴立雞群,便會被稱為“花魁”,成為藝伎中的無冕之王。
花魁們就算是出門去迎接貴客,身後也會有長長的隊伍跟隨,有如江戶時期的大名行列,可以稱得上是排場十足。
不過,每個行業都有龍頭。
擁有花魁的三家店開在大道旁邊,自然是賺得盆滿缽滿,但這也讓開在它們附近的其他店家苦不堪言。
這不,前天突然傳出訊息——
曾經江戶時期,出過不少花魁的老店觀月屋,因為經營不善,已經被賣了出去。
一般來說,這樣的大買賣,肯定要磋商好久討價還價。
但觀月屋的老闆幾乎是連夜遣散了藝伎們,還好心地發了補償,並介紹她們到別家去工作謀生。
接著,就連原本的傢俱也被清空運走,可以說是雷厲風行。
正當大家想知道是哪位接盤俠要閃亮登場的時候,裝修的工人已經把新招牌掛了上去。這同樣很奇怪,招牌通常都是最後才掛的。
而且這招牌也很特殊。
因為這家店不是新的雅緻之處。
而是葦名的發光點心店。
在連普通遊女都會寫一首好俳句討好客人的吉原,這個名字簡直是一點點文化內涵都沒有,就像是鄉下人隨口說出來的名字。
況且在吉原大道旁開一家點心店,本來就是沒有指望的事情——
一個花魁幾個小時就能賺取上千日元,這樣的店,怎請可能不起一位好廚師呢?甚至他們有許多拿手菜,是一代代傳下來的美味啊。
要知道,這裡的食物和酒,比起尋常地方,同樣也是天價啊。
一家小小的點心店,難道還能再這裡做出什麼花樣不成。
況且,要買下這麼大的一家老店,那何止是一兩萬日元能夠做到的,靠賣點心,什麼時候才能回本?
幾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