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遠比青年們要見過更多的人情世故,看透了更多的人情冷暖,深知其中道道。
“唉,可是爬上去之後,我們就成了搶青年或底層人肉的人了,我們明明吃過青年的苦,但不會去想著改變這種狀況。”
“是啊,我不知道大部人怎麼想,反正我是這麼想的,我得到今天的一切,那都是我青年時期喝湯喝出來的!”
一個靠在真皮沙發的男人發出彈幕道:
“我深知想要吃肉就一定得往上爬,爬到別人必須得讓我吃上好肉為止,也就是這樣,我才能一步步成為中層。”
“反正我覺得啊,年輕人給點湯喝也就行了,不給他們多喝點湯,他們不上進啊!”
“為什麼一代人不如一代人能吃苦?那是因為我們這些吃肉的人,都是從喝湯走過來的,是被現實扇過巴掌的!”
“我覺得典藏華夏的確有點太過寵溺現在的年輕人了,老想著為他們出頭,有什麼好出的,誰不是從喝湯走過來的!”
“他們要是真有能力,自然會在三十多歲的年紀吃上肉,憑什麼要我們這些喝湯過來的人把肉給他們?”
“沒錯,老是宣揚什麼要重用年輕人,我們一直都重用年輕人啊,但是我們作為帶他們的人,佔個大頭難道有錯,我要是一點利益都沒有還會願意給你機會?”
“畢竟誰不想多吃點肉呢,這世間有幾個范仲淹?”
“呵呵,不妨再過個十幾年看看,那些現在說這些的年輕人混到我們的位置之後,照樣不會給他們的下一代好日子過!”
“只是現在所謂的受害者是他們,他們才喋喋不休罷了!”
爭議,居高不下的爭議此起彼伏。
這是兩代人新舊觀念的衝突,更是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碰撞,甚至是與人性主義的碰撞,掀起了一股現代版的爭鳴!
許多青年氣得咬牙切齒,可又有一部分觀眾往細了想,又覺得那些彈幕說的似乎有點道理。
還有一部分青年觀眾深思熟慮,總算是發現了這其中的一些詭辯之道。
“拜託,我們年輕人什麼時候說過你們沒有功勞了,”
青年觀眾們也都心有不甘地打出彈幕:“我們只是希望也能吃上塊肉,付出能夠得到相應的回報,而不是層層縮減!”
“就是,我們也不是白眼狼,你們要是真對我們年輕人好,我們也願意給你們點甜頭,但是你們不能把肉全佔了啊,都像你們這樣想的話,社會還怎麼進步?”
直播間裡吵得不可開交,時不時還有彈幕充斥在江逸腦海,江逸無法參與到這場爭議中,只能以古通今,任人自行體悟。
范仲淹看著畫面中的場景,嘆氣道:“此和我們大宋的臣子何其之像?”
“不僅僅是大宋,縱觀秦朝到大宋,如此之事早已屢見不鮮!”
范仲淹義憤填膺道:“也正是因此,老夫才更想改變這種時局,老夫為年輕一代推薦的職位,從不以資歷排序,而是觀其能力,不吝推舉!”
“資歷算什麼,社會的進步需要年輕之人敢闖敢拼,而不是被資歷壓在頭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情,少年方為推動新時代最強之基!”
范仲淹的話語響徹古今,震顫在華夏內外觀眾的耳畔經久不息。
此時此刻,無數觀眾的腦海都響起出了那句曠世名言!
那是一位先生在一段極其困苦的時代背景之下,發出的時代最強音。
是一個抨擊清朝封建統治為“老大華夏”,熱切期望出現“少年華夏”的萬鈞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