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1:
【“小明,你要小華那個禮物還是要小劉這個呢?”
“那個……這個吧。”
“請問:小明要了哪個禮物?”】
題目2:
【“要你管”和“不要你管”、“摔地上了”和“摔地下了”、“不好了”和“這下好了!”,意思是不是一樣的?】
許多自認學過點漢語的外域人頓時頭疼腦熱。
“小明要了小華的禮物!”
“我覺得小明要了小劉的!”
“切!要你管和不要你管,這意思明顯就不一樣嘛,我又不是傻子!”
“不好了和這下好了,肯定也不一樣啊,好和不好本來就是反義詞!”
許多觀眾們信誓旦旦,華夏觀眾卻是比較複雜地尋思。
“嗯……這個還得看語境,還真挺難分析。”
“我覺得第二道題應該都是一樣的。”
伴隨著直播間熱議,江逸撤下了時空之鏡,這一幕不是給范仲淹看的,跟古人玩文字遊戲簡直是班門弄斧。
不過經歷這件事後,許多原本覺得會英語牛逼的觀眾心態調整了過來,覺得原來也不過如此。
漢語和漢字,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強的文明載體。
一股自豪感,在他們心中油然而生。
“先祖,可想看看後世的蘇城?”
“蘇城?”
范仲淹白眉微微挑起,問道:“後世之蘇城,如何了?”
“後世之蘇城,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工業水平和規模在全球範圍內都屬於領先地位。”
江逸心念一動,時空之鏡上出現了後世的蘇城,萬丈高樓平地而起,輝煌燈火照亮整片夜空,街道上車水馬龍,人們安居樂業,說說笑笑。
江逸尤其讓時空之鏡展現出了蘇城的教育環境和設定,上面清一色的高先進教育設施,學生們正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各種知識。
范仲淹一看到學生,立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他們的衣服上,仔細看了會,發現上面沒有破洞之後,他默默地鬆了口氣,臉上這才洋溢位笑意,欣慰點頭。
看到後世們好學的模樣,他雖然還不是很瞭解他們接觸都是什麼,但想必應當都是後生口中的科技,是後世發展必備之物。
孩子們若是能學習到這些,必有好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