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會人員對鍾成的戰略分析大感嘆服,但卻對在火星與帝國軍決戰抱有懷疑態度。
司馬北提出,如果帝國軍只是佔領了太空天梯,切斷火星與外界的交通,並不派出軍隊去佔領火星,那這個計劃就失敗了。
鍾成解釋道,如果火星上的聯邦軍地面部隊隱藏實力,帝國軍一定不會放過佔據火星的機會。
有了火星作為戰爭基地,除了拉開雙方的戰爭潛力外,他們還可以有效地切割開穀神星與地球的交通線,完全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這個誘惑沒有人能夠抵擋。
路遙對帝國軍會派兵佔領火星地面工業區沒有懷疑,但卻擔心火星上的聯邦軍不敵帝國軍,弄巧成拙,反讓帝國真的佔領了火星,那才是偷雞不成反蝕了一把米。
而且遠比蝕了幾把米要嚴重得多!
鍾成看得出來,聯邦這些高層對此都沒有什麼信心,畢竟這幾年來,帝國軍機甲部隊的兇悍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他只列出了三點理由來打消眾人的顧慮。
一是火星現在已經有著比地球還有濃厚的大氣層,聯邦軍雖然失去了制空權,但帝國軍也發揮不出太空戰艦的威力。
二是帝國軍的機甲部隊不論是在木星土星還是在小行星帶受訓或作戰,都是在零重力或微重力環境下進行,他們比聯邦軍更適應太空環境作戰。
但在火星上的重力環境下,這個優勢反而成了劣勢。
三是火星經過這些年的改造,地理環境發生了改變,對於帝國軍是完全陌生的作戰環境。
但以紅星公司員工為主的火星聯邦軍卻是地頭蛇,他們中很多人在火星上已經生活工作了近十年,火星已經是他們的家園。
因此,聯邦軍在火星地表作戰佔盡了天時、地利和人和,此戰勝算極大,值得一搏。
鍾成的理由贏得了參會人員激烈的掌聲,他們都被鼓舞起了勝利的信心。
戰爭長久的拖延下去,不僅對帝國是沉重的壓力,聯邦也是不堪重負。
聯邦管轄區域內雖然進行了嚴格的戰時新聞管制措施,任何不利於戰爭的言論都被嚴厲禁止。
但聯邦的國力傾注到了軍工生產上,造成的民用物資嚴重短缺,物價飛漲,不得不採取限量供給制,對民眾生活造成的困難卻是隱藏不住的。
在民眾中甚至是軍隊中的厭戰情緒已經日益高漲,誰也不知道哪一天會爆發出來。
速戰速決成了聯邦與帝國雙方的選擇,只是帝國一方更加迫切罷了。
會議透過了鍾成的建議,但鍾成最後提出了由他親自到火星指揮這一場關鍵決戰,卻又引起了爭議。
路遙等人都擔心鍾成的安危,他親臨戰場必會引來帝國軍的重點關照,炮火沒長眼睛,也許一發鐳射炮就要了他的命。
鍾成負責著聯邦的軍工生產,是數千萬軍工戰線上聯邦員工的舵手,在近千萬聯邦軍將士心中也是定海神針,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
他有任何閃失對聯邦計程車氣將產生巨大的打擊。
鍾成卻表示他並沒有這麼重要,他只不過是聯邦的一個公民。
但這只是場面話,鍾成認為只有他在火星坐鎮指揮,才可以催使帝國軍下定決心在火星上與聯邦軍決戰。
而且目前火星上的聯邦軍基本上是從紅星公司的員工中選拔的,他去親自指揮,才能發揮出超常的實力,增加這場決戰的勝算。
再說,他只是去指揮戰鬥,又不會親自到一線作戰,安全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