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鳥空天飛機正沿著連線地球和月球的拋物線軌道高速飛行。
這時,鍾成與葉文欣已經感覺不到地球的重力了。
包廂裡傳來提示,現在乘客可以離開座位,自由活動,但最好還是不要取下頭罩。
葉文欣開心地在包廂裡體驗著失重的感覺,鍾成只是看著在視線中越來越小的藍色星球出神。
原本溢滿舷窗的地球,隨著鸞鳥空天飛機的遠離,舷窗中也終於容下了整個地球。
相較於從近地軌道上看到的壯觀景色,此時又是另一種風景。
葉文欣靠在鍾成身上,看著面前的地球,感嘆道:“人類用了幾千年才走出地球,我們就只用了1個小時。”
鍾成說道:“如果能從太陽系外面看地球,那才叫不枉此生!”
“你呀!”
葉文欣無奈地看著鍾成,不知道說什麼好。
他總是在給自己定下無比困難的目標,而且還不是說說而已。
中午12點,鸞鳥空天飛機飛臨月球上空,此時的月球已經填滿了整個舷窗,遍佈表面的環形山已經肉眼可見。
在人類發明望遠鏡後,人類就開始對高懸天空的月球進行觀察,發現了月球的一些表面地貌,比如月海、山脈、環形山和輻射紋。
但很可惜月海不是海,最初在人類認知還不清楚的時候被誤認為是液態海洋。
後來發現它就是一片很平的平原,上面充滿了熔岩和火山灰的凹地,之所以現在還被稱作月海,只是延用了以前的叫法。
月球上還有很多比地球上還壯觀的山脈,最高的山脈在月球南極附近,高達九千米比珠穆朗瑪峰還高。
許多月球環形山具有中心山峰,而且有些環形山就在更古老的環形山上,月球上的環形山特別多,直徑超過一百米的環形山多達一百萬處以上。
月球上也有非常多的輻射紋,就是以火山、環形山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的、顏色比較明顯的帶狀特徵地貌。
輻射紋的亮度、長度不一樣,最長的有幾千公里,如月球第谷環形山有條長達1800公里的輻射紋。
亮度以月球為例,第谷環形山的輻射紋在滿月時最亮,其它行星上或衛星上的輻射紋,可能因光照和自身地質等原因不如月球、水星的明顯。
在遠處觀測輻射紋就好像是直直的向遠處延伸,而輻射紋具體形成的原因,尚不明確。
不過有幾種可能性,如地質活動、火山噴發、隕石撞擊形成等說法。
……
在距月面1000公里處,鸞鳥空天飛機的三個核聚變發動機停止向外噴射帶電離子,三十臺反衝大型祝融電推開啟減速。
10分鐘後,鸞鳥空天飛機順利完成“太空剎車”,速度降到了每秒2.35公里,被月球捕獲,進入了離月球表面約100公里的環月軌道,近月制動成功。
近月制動是月球探測器飛行過程中一次關鍵的軌道控制。
飛臨月球附近時,探測器透過減速制動,使其相對速度低於月球逃逸速度,從而被月球引力捕獲。
鸞鳥空天飛機還將在環月軌道飛行幾分鐘,調整環月軌道高度和傾角,進行與月球中繼衛星和月面導航站的聯絡,確保飛機最終能進入預定的著陸區,並擇機實施在月球正面軟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