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成和葉文欣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登上了鸞鳥空天飛機,進入機艙前部的一個兩人包廂。
飛機的後半部是普通座位,仍然是和地球上的民航飛機一樣,幾百人一個艙位,只是分了很多個艙位。
關上包廂門,鍾成給葉文欣介紹這架鸞鳥空天飛機的情況。
這是紅星艦艇製造公司2028年出產的第二代空天客運飛機,專門用於從地球地面向空間站或月球運送人員。
鸞鳥空天飛機212型總長256米,外型如同一支削尖的鉛筆,機身最大直徑30米,尾部有三個機翼,翼展只有50米。
安裝了三臺小型燧皇核聚變發動機,額定功率為10萬千瓦,在為飛機提供推力的同時,還為飛機提供電力。
飛機的最大起飛重量為2000噸,自重1200噸,攜帶核聚變原料20噸以及噴射物質280噸,可運載貨物500噸或乘客5000人。
鸞鳥空天飛機不同於舊時代的運載火箭和太空梭,它們主要是依靠燃燒化學燃料即液氫液氧提供推力擺脫地球引力。
拿一個2000噸起飛重量的運載火箭舉例,80%是燃料,16%是自重,4%才是運載貨物或乘客的重量,成本昂貴,是相當浪費和低效的。
spacex在2021年有個商業發射任務,一個頂級富豪包機花了2億美元,只買了四張機票,只是到地球的近地軌道上去轉了一圈。
而現在去月球的單程機票普通票價20萬新幣,高檔票價80萬新幣。
(新幣為3年前推出的全球通用貨幣,等價於原華夏幣。)
最重要的是現在太空飛行對普通乘客的身體要求大幅下降了,正常成年人的身體素質就可以乘坐空天飛機。
而這一切就是鸞鳥空天飛機先進的技術帶來的結果。
雖然這樣的票價還是把大多數人排除在外,但如今的工薪階層已經可以前往月球旅行了。
其實鸞鳥空天飛機212型之外還有一款更大型的空天飛機,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5000噸,只不過是專門用於物資運送。
至於紅星公司明年將進入天空的空天飛機,則是全新鸞鳥空天飛機305型,正在紅星艦艇製造公司進行最後的除錯了。
這時,包廂裡響起了提示音,飛機將在10分鐘後起飛。
包廂裡出現全息影象反覆演示乘客需要作的事情,以及安全提示。
在鍾成的指導下,葉文欣穿上了輕巧的全封閉抗荷服,然後坐到了座位上。
葉文欣試了一下,抗荷服內的通話器,並不妨礙說話。
鍾成也準備好坐下後,包廂的門上亮起了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