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
又經過近一週多的執行測試,軒轅號航母各系統執行一切正常。
南天門工程的技術人員開始撤出航母,軍官們的家屬也陸續開始登艦。
大量的生活物資包括飲用水、家畜、蔬菜秧苗都準備到位。
航母雖然還停在船塢中,但鄧永興早已經要求所有的官兵按照正常飛行要求進行作息,大家在航母中的生活變得井然有序起來。
一切已經準備就緒,就等待五天後首飛昇空了。
鍾成也轉移至艦外,親自指揮軒轅號航母外部的電纜電線、管道、支架的拆除工作,同時還要安裝臨時的拖拽裝置,並安排協調國慶當天的新聞釋出會。
上級領導已經決定軒轅號航母首飛將進行全球直播,鍾成非常贊同這一決定,青龍航母作為人類的終極兵器,戰略意義遠大於實戰意義。
為了達到人類社會止兵息戈的目的,大張旗鼓地進行首飛,擔一點炫耀武力的嫌疑也無所謂了。
只是他對上級領導要求讓他來進行講話感到很為難。
他還從來沒有這樣“明目張膽”地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上次劫持人質事件,他始終都沒露出面目,這一次不可能再穿著機甲進行講話了。
但作為軍人,令行禁止的紀律又讓他不能推脫,只能是勉為其難了。
2022年10月1日。
這一天是華夏的國慶節,但更吸引全世界眼球的是這一天華夏軍方將扯下秘密建造多年的第一艘國產航母的神秘面紗。
各國政府以及關心軍事科技的民眾十幾年前就已經在留意華夏第一艘國產航母的設計建造。
但由於華夏這十幾年軍事科技和軍工產業的突飛猛進,航母設計方案一變再變。
華夏軍方對此也一直諱莫如深,讓外界對華夏第一艘國產航母的情況一頭霧水,摸不著頭腦。
兩年前在長興島,華夏海軍終於開始建造航母,但船塢卻被頂棚蓋上了,造船基地周圍戒備森嚴,連上空都常年被電磁干擾覆蓋,一點訊息都打探不到。
外界只是猜測到了這第一艘國產航母是由華夏的軍工企業巨頭紅星重工集團負責建造。
紅星出品,必屬精品,這讓國人對第一艘國產航母充滿了期待,也讓世界各大國政府憂心忡忡。
五天前,華夏政府就放出了在國慶當天上午10點第一艘國產航母問世的訊息,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
國慶前,在各大網路社交平臺上,關於華夏第一艘國產航母的訊息就沸反盈天了。
各種各樣的猜測充斥了網路空間:
“這一艘航母肯定是核動力航母,華夏的核聚變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沒道理還搞常規動力航母。”
“常規動力航母也是有可能的,華夏還沒有建造核動力航母的經驗!”
“說不定華夏會反其道而行之,建造大型的海上移動作戰平臺,比核動力航母還更先進!”
……
10月1日上午9點30分。
長興島已經迎來了日出,太陽初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