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成對青龍航母設計的絕大部分功能都可以自動執行,趙唯為此設計了極其複雜的控制系統,就是倉頡四型數控系統。
青龍航母實際上只需要200多人就可操縱自如,如果再加上各種艦載武器及雷達通訊系統的操作人員,最多也就是1000人。
但鍾成與趙唯等主要設計人員多次討論後,還是在所有的關鍵控制環節採用人工操作。
因為越複雜的控制系統操作起來雖然方便,但是一旦發生問題,處理起來就非常麻煩了。
青龍航母在天上飛行,不比在地面上的裝置,有問題停下來檢查就行了,青龍航母是不敢停下來的。
採用人工操作模式,由於艦載人員熟悉航母的技術原理,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迅速處理。
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還可以切換到控制系統來操作,這樣的雙重保險可以把航母發生重大事故的機率降低到一億分之一。
在鄧永興等指揮人員的組織協調下,南天門工程的上千名技術人員在航母上分別對幾千名官兵開始了為期兩個月的緊張培訓。
鍾成則負責對航母指揮官們的培訓,主要是利用太虛實驗系統進行模擬飛行或戰鬥訓練。
畢竟青龍航母就這麼一艘,目前還停在船塢中,沒有辦法進行真實的訓練。
鄧永興是艦長,是航母的總指揮官。
他下面還有航母戰鬥部隊指揮官、艦載機部隊指揮官、機甲部隊指揮官以及航母后勤指揮官。
航母戰鬥部隊是指操作裝備在航母上的大量武器系統的作戰人員。
總指揮部設在三個圓柱艦體中間最前方的指揮中心大廳內,另兩個艦體最前方的指揮中心是航母內部指揮中心和航母外部指揮中心。
三個指揮中心大廳有通道直接相連,並且互相在功能上有替代性,防止某一個被摧毀後其相應的指揮功能喪失。
指揮中心大廳有三十米寬五十米長,有一多百個控制檯以及巨大的沙盤推演臺。
大廳兩側的牆面上是十八面巨大的顯示屏,顯示著航母的主要功能單元的執行情況。
大廳的前方是巨大的強化息壤透明材料構成的落地窗,可以看到航母外正前方的景象。
這裡就是青龍航母的大腦中樞。
9月18日。
航母上的幾千名官兵提前完成了培訓任務,並透過了嚴格的考核。
南天門工程的技術人員也完成了對航母的最後除錯工作。
上午10點,鍾成、鄧永興以及航母指揮人員,劉洋、趙唯、林偉、楊希等南天門工程的主要負責人員集中到軒轅號航母的總指揮中心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