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晩飯後,鍾成和葉文欣一起打電話把各個專案小組的組長叫到家裡來。
其實就是他團隊的老成員,算是團隊的骨幹吧。
現在公司為了獎勵鍾成團隊在可控核聚變專案上的貢獻,給楊希、桂彬、周虎甚至是後來加入的林偉都在臥龍嶺分配了別墅。
加上早已經住到臥龍嶺的趙唯、李梅、劉玉柱和姜言,團隊骨幹都住在附近,召集開會很方便。
人到了之後,葉文欣、秦玉文和周虎就忙著給大家泡茶,趙主任也坐到了大廳來旁聽。
鍾成又把下午開會的議題擺了出來。
大家討論了一陣後,都認為技術上的難點不是問題,解決高科技產品帶來的社會問題才是最麻煩的。
劉玉柱說,乾脆鍾成把這個問題交給國家去考慮算了。
趙唯反駁道,國家還是一樣要面對這樣的難題,那些工人在工廠裡幹了一輩子,你讓他們下崗怎麼生活?
鍾成心想,老趙這話幾年前就說過了,但當時有道理,現在應該不一樣了。
但哪裡不一樣,一時卻沒想明白。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鍾父鍾母帶著小鐘心從外面散步回來了。
聽到大家的討論,鍾父隨意說了一句:
“不是每個鍊鋼工人都想鍊鋼,也不是每一個紡織女工都想紡紗,大多數人都是為了生活!”
鍾母一拉鍾父,責怪道:“老鍾,他們在討論大事,你亂說什麼,跟我上樓去看電視!”
小鐘心看到人多熱鬧,不願意走,鍾母就把小傢伙交給趙主任,兩人上樓去了。
但鍾父隨意的一句話卻點醒了眾人。
他們這些人都是搞科研的,其實就是住在象牙塔裡的一群人,他們並不真正瞭解基層勞動者的心態。
鍾父說得非常有道理,99%以上的外賣小哥是不會喜歡風裡來雨裡去地送外賣的,一個不好還要被差評扣錢。
但凡生活有了保障,他們之中大多數肯定會立即放棄這份工作。
華夏這些年經濟發展太快了,不僅是gdp躍居世界第一,人均gdp也達到了發達國家水平。
(ps:請注意本書為科幻,不要套用現實水平!)
國家完全有能力為全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免費醫療,提前實現保障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