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
用了三天時間,鍾成團隊完成了對第一臺燧皇核聚變發電機組的全面效能檢測。
完全符合設計要求,可以開啟批次製造。
隨著鍾成的指令下達,金烏工程再次提速。
元件生產工廠進入全面量產,計劃中的其它十六座總裝車間相繼竣工。
7月1日。
第二臺燧皇核聚變發電機組下線,直接裝上火車,送往華夏南方的大都市廣市。
緊接著就是第三臺、第四臺……開始相繼下線。
7月13日。
第二臺燧皇核聚變發電機組在廣市發電廠併網發電成功。
7月15日。
第三臺燧皇核聚變發電機組在海城發電廠併網發電成功。
7月17日。
第四臺燧皇核聚變發電機組在京城發電廠併網發電成功。
……
到了9月18日。
四十五臺燧皇核聚變發電機組已經在華夏電力緊缺地區投入使用。
一共新增發電功率4500萬千瓦,相當於在不到一年時間,新建了兩座三峽水電站。
(ps:三峽水電站一共有32臺水電機組,單個容量就達到了70萬千瓦,其總裝機容量更是達到2250萬千瓦。)
華夏電力緊張局面得到了大幅緩解。
到年底時,還將有兩百臺燧皇核聚變發電機組投入使用,將徹底解決華夏電力緊張的情況。
華夏從此再也不會缺電了!
這個時候,鍾成團隊的成員也從華夏的四面八方先後回到了北山。
這兩個多月時間,他們分批分組的隨著燧皇核聚變發電機組轉戰四方。
順利完成了燧皇核聚變發電機組的安裝除錯工作,並培訓出了一大批的專業工程人員。
後面的大規模安裝除錯工作也就可以放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