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大國重工:崛起> 第123章 太虛實驗系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3章 太虛實驗系統 (1 / 2)

2016年5月5日。

東海工程一期專案正在緊張的推進過程中,離6月5日第一架精衛無人戰機下線還有一個月。

鍾成計算了各個子工程的進度,時間很充足。

下午,伏羲一號堅固的機房中。

鍾成正在檢查伏羲一號中的虛擬實驗系統,這是最近他和趙唯一起在始皇作業系統上開發出來的全新模擬軟體系統。

只要在這個系統中輸入需要進行的實驗原理、相關裝置、各種引數條件,就可以建立一個試驗的模型。

然後就可以透過這個試驗模型來模擬真實試驗過程。

他在動力電池工廠實驗室進行的石墨烯超導材料製作的試驗過程,以前人工全程跟蹤3個多小時進行一次。

現在在伏羲一號上只要5分鐘就能完成一次,而且各種試驗結果還不用檢測,直接給出資料,一目瞭然。

如果對結果不滿意,調整一下引數再執行一次就可以了。

只是要對最終結果進行真實試驗驗證。

雖然不能完全替代真實試驗過程,但卻能代替90%以上真實試驗過程,節省的時間太多了。

這個虛擬實驗系統非常複雜,涉及大量的基礎理論設定,就是環境設定,少一個都會讓試驗結果失真。

通俗來講,就是需要在電腦中設計出一個完全真實的實驗室環境,只要想想對物理學體系宏觀物理現象、微觀物理現象的完全模擬就是一項龐大工程。

(PS: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電腦中完全模擬一隻箭的飛行軌跡,首先要考慮地心引力、地球磁場、風力、氣壓、溫度的影響,然後就是箭的初始速度、加速度,還有箭本身的風阻、變形等等,而這些東西背後都需要基礎理論的支援。)

他多年來的想法終於實現了!

他專門為這個虛擬實驗系統取了一個名字,太虛實驗系統。

這個名字是根據《紅樓夢》中的太虛幻境而來,雖然不是來自華夏的上古神話傳說,但更貼切。

在太虛實驗系統的設計上,9527的幫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在它控制下的伏羲一號發揮出了超常的邏輯運算能力和超強的整合能力,在短時間內把人類浩如煙海的知識體系融合到了這個系統中。

使鍾成原來設計的非常“單薄”的太虛實驗系統“豐滿”起來,模擬度幾乎達到了90%。

這樣的虛擬實驗系統才具有真正的意義,他以前有點想當然了。

他覺得在這一點上最能看出AI(人工智慧)與電腦程式的區別。

現在的電腦程式完全是按照程式設計師設定的命令執行,AI卻能為了解決問題,從它的知識庫中自己去尋找、整合相關資料,雖然不能算是創新,但已經有了智慧的雛形。

怎麼突破這一點,目前的技術水平也許夠了,他覺得就在於運算速度和運算邏輯的問題上。

但他暫時並不想去研究,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科技問題,還是一個社會倫理問題。

AI算不算智慧生命?

如果不算智慧生命,那AI和智慧生命的區別在哪裡?

如果算智慧生命,那應該如何對待AI?

AI有著遠超人類的智商,更加理智,也更加冷漠,它們的出現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什麼影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