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後
清河高中高一歷史課上。
最受歡迎的歷史老師蔣維和,那是一如既往的按時按點走進課堂,笑道:
“大家都很活躍啊,今天要講哪一段歷史,我想你們應該都知道了吧,沒錯,今天要講的就是南周朝的歷史。”
“現在,開啟課本的第七十二頁。
然後你們便可以看到,迥異於以前任何一個朝代,同時也有別於任何一個過往朝代皇族的特殊朝代和特殊皇族。
如果你們看過幾年前的細品南周節目的話,應該都知道,史學界對於南周朝建國之初那百餘年的一批皇帝,有一個相對統一的戲稱,叫做皇帝全家桶。
什麼意思呢?就是全家都是皇帝。
跟戲稱唐朝某個皇帝為六味帝皇丸是一個道理,都是指皇帝扎堆的情況。
南周國的第二個皇帝叫做姬鼎。
他是一個很有趣,也是屬於南周國曆史中心位的一個人物,他父親是南周國的開國皇帝,母親也曾經攝政過很多年,重點來了,皇帝全家桶來了,皇帝全家桶的稱呼就是從他這一代開始的。
他自己是皇帝,他媳婦是皇帝,他大兒子當過皇帝,二兒子當過皇帝,二兒媳當過皇帝,大小閨女也當過皇帝。
最有趣的是,他們不是篡位當的。
而是前一個皇帝實在不想當。
硬禪讓的。
以他這一代為中心上下兩代人,只有他大兒媳婦和他母親沒有當過皇帝。
其他人都當過皇帝。
後來他的幾個孫子,重孫玄孫之類的,全部都當過皇帝,孫女外孫女啥的也有當過,甚至於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為了過過做皇帝的癮,當了十天半個月,最多一年半載的皇帝就不願意當。
鬧著退位禪讓了。
這一情況是自古未有的事情,後來也沒發生過,但即便他們這麼胡鬧,南周國那段時間,依舊是最鼎盛的時代。
原因就在於他們開創了新的制度。
皇帝對政權的全面放手。
即內閣首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