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再密的網也有空子可以鑽。
前兩年,農村的村口小賣部還是有散鹽可以買的。
所謂的散鹽,就是沒有包裝、按斤論兩賣的鹽。
村裡人都知道這鹽來路不正,但這鹽比包裝好看的“官鹽”便宜一大半,大家也就心照不宣了。
田螺去沙不是一時半會兒的功夫,陸坤估計最快也得四五個小時才能吐去大半,想要吐得大致乾淨,恐怕得等到明天。
陸坤舀了半盆水,將滿滿一桶的田螺倒進盆裡清洗了兩三遍,這才把鐵器放盆裡,等待田螺自主吐沙。
洗乾淨手,陸坤一把抄起二丫兒,父女倆玩起騎大馬的遊戲,笑呵呵地出門去。
“田螺就放那兒,不用管它。吃飯了我會回來,不用找我。”
陸坤留下話,免得待會屋裡忙活完了的母女因為找不著自己和二丫兒心裡埋怨。
“粑粑,粑粑,我們去哪裡呀?”
二丫兒騎在陸坤脖子上,搖頭晃腦。
“去你石頭叔叔家。”
陸坤快步向著石頭家所在的位置走去。
在路上遇到同村的鄉親,陸坤也只是笑呵呵地打聲招呼,並未多談。
陸坤是因為記憶太淺,好多村裡人的名字都不大叫得上來,不願意多談。
“吃了嗎?”
這個打招呼的方式是不會錯的。
透過對方回答的“吃了”或“還沒”呢,“大侄子帶二丫兒去哪”、“兄弟去哪”等,陸坤粗淺地理順了同村里人的關係。
對於陸坤沒有與他們多說的事情,他們倒也見怪不怪。
畢竟陸坤早些年是個混混,也就是結婚有了孩子,這心思才大體定下來。
老實巴交的鄉親,大多與陸坤關係不深厚,也就是同齡人之間感情較深。
石頭家住村尾,四鄰也沒幾個人。
門前就長了挺高的雜草,門檻都長了青苔。
破爛的木質院門在這溼熱多雨的季節裡,散發著濃濃的腐爛氣味。
叩叩。
陸坤敲門。
他知道這個時候石頭是在家的。
石頭這人心思不壞,對兄弟很講義氣。
雖然有點痞氣,但也從未禍害過鄉親,甚至還對鄉親多有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