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的擔憂情緒陡然增漲,企業家們神色惶惶,銀行也下意識的開始收縮銀根,更是對部分風險較重的行業企業進行提前抽貸。
即便是當局,也是嚴陣以待,充分備好政策工具箱,準備背水一戰。
由不得當局不謹慎,這是中國大陸政府第一次面對經濟危機,只能從別人的教訓中汲取經驗。
安排好康師傅集團的事情,陸坤風風火火的趕到華坤集團總部。
陸坤讓人把孫博文喊到他辦公室來。
“咱們手頭上能動的資金有多少?”陸坤雙目懾人,如同帶著利芒。
孫博文忙道,“咱們準備的早,在保證集團正常運營的基礎上,能動用的大概在50億到55億人民幣。”
五十多億麼。
陸坤略一思忖,拍了拍腦袋,搖搖頭,急促道,“還不夠穩妥,你讓人立馬向各大銀行發起貸款業務......算了算了,這個交給我。
這樣,你趕緊召集人手,準備去泰國一趟,跟正大集團接觸,看看有沒有機會拿下東南亞的蓮花超市。
至於跟銀行貸款與官面溝通的事兒,這事兒我親自出馬。”
他有百分百的把握能得到政府層面的支援。
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往後再想走出去,指不定被人家懟得滿頭包,而如今去接盤,不說救世主,至少也能得到優待。
華坤超市完全可以藉此一舉走出海外,實現企業‘走出去’的號召。
“蓮花超市那麼大的體量,正大集團會出售麼?”孫博文對此毫無信心。
畢竟正大集團在整個東南也都名聲赫赫,是正兒八經的世界五百強,華坤超市連五百強的邊都摸不到,著實是底氣不足。
整個中國只有6家世界五百強企業,還全特麼是壟斷型的國企,民營企業發展時間短,資本積累困難,政策上遠遠比不上國企比不上外資,見著世界五百強都不由得氣短。
“會的,他們現在缺錢缺得厲害,你抓緊時間跟正大集團接觸,別讓其他人摘了桃子才是正事兒。”陸坤拍拍他的肩膀笑道。
在記憶中,貌似正大集團在1998年的時候與英國樂購連鎖超市達成了交易,成功將蓮花超市出售給樂購連鎖超市。
雖然不知道具體交易金額,但想來應該不會太高。
至於後來中國沿海地區經常見到的易初蓮花(卜蜂蓮花),其實跟國際上的“樂購蓮花”,屬於姊妹企業,一母同胞所生,只不過樂購蓮花早早的就被正大集團賣掉。
記得後來正大集團為了迎回樂購蓮花,甚至付出了上百億美元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