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
陸坤遠眺窗外的江景,深吸了口氣,轉身衝黃明博道,“老黃,準備好了沒有?”
昨日香港迴歸,如果蝴蝶效應不是大得沒邊的話,今天便會發生一起銘刻在世界經濟史的金融危機。
這場危機首先在泰國爆發,其過分寬鬆的金融環境,使得泰國數十年的經濟建設在這場危機中被擊得七零八落,慘痛哀嚎。
不久,這場風暴迅速蔓延,波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就連中國兩岸三地也受到輕微波及。
泰國、印尼、韓國等的貨幣大幅貶值,亞洲大部分主要股市都大幅下跌。
各國的外貿企業受到強烈衝擊,工人失業,經濟蕭條。
亞洲急速發展的景象被就此打破,甚至一些大國的經濟都在迅速蕭條,個別國家的政局更是陷入混亂。
陸坤記得很清楚,泰國、印尼和韓國是受此金融風暴波及最嚴重的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中國香港地區也受到波及。
當然,中國大陸地區和中國臺灣地區受到的影響較輕,除了從事外貿的相關行業和長期倚重外資發展的企業外,影響並不太嚴重。
相比於新馬泰日韓等國,現今的中國並非典型的外向型經濟國家,對世界市場的依附,並沒有後世那麼強烈。所以,此次亞洲經濟動搖,不會出現類似新馬泰日韓等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狀況。
以泰國為例,泰銖過分寬鬆的金融環境下,泰銖在國際市場上是否要買賣不由政府來主宰,而泰國本身又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良,所以面對金融家的炒作,該國經濟不堪一擊。
這次經濟危機,國內的企業會進行一輪洗牌,篩選出改革開放十多年來,最具競爭力的品牌企業,裁汰競爭力低下,生存能力與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讓強者具有更寬廣的市場空間。
“陸總,您吩咐的事情已經全部安排到位了。”黃明博連忙上前,想了想道,“如果真的按照您說的那樣發展,我們一定能取得不小的好處。”
“拭目以待吧。”陸坤笑笑,閉目養神,不再說話。
等到晚上九點多的時候,財經頻道才臨時插播了泰銖暴跌的訊息,社會層面的擔憂情緒開始逐漸升溫。
畢竟,泰國那麼大一個國家,在金融炒家的攻擊下,竟然如此不堪一擊,著實是讓人不由得心生擔憂,暗自思忖自己的實力,能否挨個這一刀。
1997年7月2日,泰國剛剛宣佈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就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
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
泰國國內,銀行擠兌,股市狂跌,工廠倒閉,無法及時變現,償還貸款的房契地契的固定資產等若白紙。
華爾街的金融巨頭們,貪婪的攫取泰國國內各種抵債資產,低價買入股票、土地、酒店、大樓、企業,泰國辛辛苦苦建設20年的經濟成果,幾乎被這些金融禿鷲們一網打盡。
在泰銖劇烈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家炒家的攻擊物件。
整個東南亞諸國,不是哀嚎遍地,便是風聲鶴唳。
而這個時候,國內幾乎以及吵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