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元點點頭,笑道:“要到了......畢竟把倭寇都餓死也不是辦法啊!”
還真要到了!
原來負責包圍草梁倭館的明軍因為擔心倭寇都餓死了沒辦法侵略朝鮮, 所以就只好給他們點飯吃了。這事兒還真難啊!
想到這裡, 朱和墭哼了一聲:“此事不能一直拖下去......權尚夏!”
“臣在!”
朱和墭道:“你走一趟釜山, 去問問他們,準備什麼時候入侵大明的朝鮮省?再和他們說, 我大明已經知道他們勾結洋夷, 脫亞入歐, 給荷蘭、西班牙洋夷當走狗的企圖了!”
......
倭寇什麼的,都是大明這邊說的, 如今負責主持草梁倭館的幕府重臣土屋政直可不認為自己是什麼倭寇......他家又不是海賊出身, 怎麼可能是倭寇?他們土屋家祖上是甲州武田的忠臣!
那個號稱“天目山片手千人斬”的土屋昌恆就是現在正被明軍困在草梁倭館中捱餓的土屋政直的曾祖父。
政直的曾祖父當年可兇殘了, 在武田勝賴自殺,武田家滅亡後,仍然不甘心失敗,一個人躲在天目山中偷襲路過的織田軍。殺了不少人後才被擊斃,所以得了個“天人斬”的名號。
但是這份兇殘卻沒有遺傳給土屋政直......這位出生不錯,父親是藩主和幕府老中的高階武士其實就是個“打卡武士”,噹噹側用人、奏者番、城代什麼的。平日辦事謹小慎微不犯錯,方方面面的關係都能搞好。如果不出什麼意外,大概也能和他老爹一樣混上個老中。
而他之所以能得到草梁倭館的這趟差,也是因為他足夠謹慎,所以老中們都一致認為讓他來朝鮮無論如何都不至於壞了大事。
至於這“大事”到底是什麼?
其實那幫混日子的老中自己也不知道。
現在的德川幕府已經不是家康、秀忠、家光統治下的鼎盛時代了,也已經走上了下坡路。特別是四代將軍“笨公方”家綱不僅頭腦愚笨,而且還一直生不出兒子。幕府現在已經面臨絕嗣的危險,一群老中們為了繼承問題投頭都大了,哪有閒工夫考慮外部事物?
之所以會加入那個什麼“十六國反明同盟”,其實是因為朱和墭派鄭成功的兄弟田川七左衛門為特使,向幕府提出了琉球宗主權問題。
一幫幕府老中害怕在琉球問題上擔責任,才糊里糊塗的和康熙結盟,想以此為籌碼。
這一次幕府向草梁倭館增派人手,還派來了土屋政直這樣的重臣,其實就是想以“十六國同盟”和增加駐朝人員為籌碼,同大明展開談判。
可誰知道大明根本不和土屋談判,而且還採取了一很古怪的行為,一開始把釜山的官員和駐軍都調走了。隨後又突然派來了艦隊佔領了絕影島,然後陸軍也開了過來,把倭館一圍,又斷了糧食供應......結果倭館當中存糧不多(本來沒想到會有那麼多人),很快就吃完斷糧了。
這可真是有點讓人手足無措了,這個大明本是禮儀之邦,現在怎麼變得那麼不講道理了呢?
可是土屋也不敢和大明硬著來,人家部隊看上去就很嚴整,而且還配備了大量的燧發槍和各種火炮,一看就知道厲害了,土屋根本打不過對方......所以土屋也只有一邊想盡辦法解決吃飯問題;一邊等待大明那邊的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