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殿!”小而急切的喊聲從草梁倭館內的一條走廊的盡頭,一直傳到了這間又大又寬敞的和室當中。和喊聲一起響起的,是光著腳走在地板上發出的“騰騰”聲音。
端坐在室內的土屋政直苦苦一笑,腦海中浮現出來的則是一碗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白米飯......因為這個喊“殿!殿!”的人就是專門負責“要飯”的土屋家重臣,現任常陸土浦蕃“要飯奉行”金丸昌隆。
當然了,“要飯奉行”不是土屋家的常設職役,擁有四萬五千石封地的土浦藩怎麼都不至於窮到要飯的地步。他們家最多就是仗著家主當上了幕府老中欠債不還罷了。
但是在草梁倭館這邊,的確得有個能拉下臉,而且又會說漢語的土屋家臣去和外頭圍困的明軍商量著要點飯吃......所以這個重任就交給了和土屋政直有親(土屋家祖上出自甲州金丸家),且又跟隨過朱舜水學習過儒學,因此懂得漢語的金丸昌隆負責。
這個金丸昌隆的確也有要飯的天賦,每次都能從圍困倭館的明軍那裡要來一點白米,所以才被一群不會要飯又要吃嗟來之食的武士戲稱為“要飯奉行”。
而今天又是要飯奉行的“工作日”......聽聽這急促的腳步聲,看看是要到飯了。
腳步聲和喊聲越來越大,和室玄關的門一下就被拉開了。映入室內一群肚皮餓得咕咕叫的高階武士眼簾的,正是一臉興奮的要飯奉行金丸昌隆——看他的表情,難道要到了魚和肉?那幫不講道理的明軍大發善心了?
土屋不動聲色,而金丸則喘了好幾口氣,眼睛直直地瞪著自己的少主,過了一會兒,終於爆發出了一句:“殿!大明監國的欽差大臣權尚夏已經到了釜山浦,讓您馬上去釜山浦城中相見。。”
太好了,這場莫名其妙的“餓飯事件”終於能有個頭了!
一屋子的高階武士都露出了喜色......他們這些人都是擁有幾百石家祿的旗本武士,雖然說不上多富裕,但也沒有什麼捱餓的經驗,現在居然被一群拿著燧發槍兇得要死的明軍困在草梁倭館裡捱餓,還不讓走,這叫什麼事兒?
“哦......”土屋政直卻沒有急著起身,而是看著自己的家臣,緩緩地問:“那草梁館的供應問題解決了嗎?”
他這話的意思是飯要到了嗎?
“很快就能解決了!”金丸昌隆說,“權大人說了, 只要我們能夠說清楚日本國和大清、荷蘭、西班牙的同盟關係,以及日本國對大明合併朝鮮的態度, 還有日本國對琉球國的主張......他們就恢復供應, 並且還可以放我們回國。”
“八嘎!”土屋政直猛地站了起來, 一屋子的武士都被他的舉動嚇了一跳,愣愣地看著他。
其中一個上了點年紀的旗本武士輕輕地問:“土屋殿......這些事情難道是不能說的嗎?幕府有過這方面的指示嗎?”
土屋恨恨瞪了這個老傢伙一眼, 冷著聲道:“這些事情沒有什麼不能說的,但是一旦說清楚了,戰爭就不可避免了!”
“戰爭?土屋殿, 難道大明會入侵琉球?”
土屋差一點被這個家祿八百石的老糊塗給氣樂了,“如果只是琉球就好了!”
琉球王國在明朝萬曆三十七年被日本國的薩摩藩攻佔,國王尚寧等百餘人被俘至鹿兒島關了兩年,最後不得不簽訂了《掟十五條》,承認了薩摩藩對琉球的控制。
此外, 琉球國還不得不派出使臣去江戶謁見幕府將軍, 從而被納入了日本的“華夷體系”之中, 而薩摩藩又在琉球國首都那霸設立“在番奉行”, 對琉球國進行監視。
雖然江戶方面也從薩摩藩攻佔琉球這事兒上撈到了開疆闢土的名聲, 但是得了實惠的還是薩摩藩。所以大明如果“收回”琉球, 對於江戶幕府而言沒有什麼實際上的損失,反而可以削弱薩摩藩的實力。
這兩年真正讓幕府頭疼的其實不是明軍要出兵琉球,而是明軍不出兵只放嘴炮不斷拱火——薩摩藩也是不嫌事兒大的主, 嘴炮放得比大明還響, 不斷把自己包裝成抗明英雄。搞得幕府方面非常被動,只好跟著一起唱高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