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二年,七月中旬,福建,福州城。
奴氣壓城,城欲摧!
福州城的“奴氣”,當然是從北京那邊傳過來的。
因為康熙皇帝“大開奴門、廣招奴才”,一下子招了三萬多個包衣奴才兵,還面向大清綠營兵將放出來三萬個寶貴的奴才、包衣奴才的額度。
一時間,在大清治下的各省當中,那可真是奴氣飛揚啊!凡是有機會當奴才、當包衣奴才的,那可真是人人爭先恐後啊!
名額只有三萬,可大清有那麼多綠營兵,還有那麼多欲為奴而不得的官員和讀書人,不爭行嗎?不爭當得上奴才和包衣奴才嗎?
而在大清忠奴耿精忠統治的福州城中,同樣瀰漫著濃得摸不開的“奴氣”!
甚至在耿精忠的推動下,在這座都快被明軍兵臨城下的城市中,奴氣的濃郁程度,還超過了大清的首善之都北京城。
本來吧,靖南王府的奴才都是自成一體的。他們並不隸屬於八旗體系,不是康熙皇帝和滿清貴胄們直屬的奴才......這有點“奴才的奴才,不是我的奴才”的意思。
靖藩的奴才都是靖南王耿精忠的奴才,並不是康熙皇帝的奴才。清初的吳、尚、耿三藩的藩下旗軍,還有續順公府、海澄公府這兩個小藩的旗軍,還有定南王孔有德留下的那些旗軍佐領,都屬於這麼個狀況。
這些“奴才的奴才”才是各個大小藩的核心力量!歷史上康熙皇帝的撤藩,除了要撤掉三個藩王之外,就是要撤掉這些“奴下奴”......他如果不是打得這個歪主意,而是讓奴下奴們都當八旗大爺,三藩王想反也沒人跟啊!
可是耿精忠現在卻領著藩下十五個佐領的“奴才的奴才”,聯名向康熙皇帝上奏,要求加入包衣奴才軍!
也就是說,耿精忠要主動交出自己的“奴下奴”,而且耿藩的“奴下奴”們也不要求進一步當八旗天兵,而是往下走,情願給大清朝當一個包衣奴才!
耿藩的“奴下奴”可都是旗丁的身份,比包衣奴才還是要高階的......可他們現在卻願意自降身份當包衣,這可真是“為奴心切”,足以感動康熙主子了。
除了耿藩的“奴下奴”們願意當包衣,耿精忠所管的福建綠營的將領、士兵,也都同時發起了聯名上奏。同樣自請為奴——一部分級別較高的綠營軍官請求抬旗,其餘都請當包衣奴才。
另外,福建地面上的文官們也在耿精忠、劉秉政的動員下,加入了轟轟烈烈的“請為奴”運動。這些官員都是有資格上密摺的(康熙年所有的官員都可以上密摺),所以他們的“請為奴”奏摺都是兩份,一份聯名上題本,一份則是單獨上密摺。不過無論哪一份,都是言詞懇切,奴意十足。
一時間,福州的官場和軍營,都快被這濃濃的奴氣給淹沒了!
可是絕大部分“已為奴”和“欲為奴”的人們,卻做夢也不會料到,他們的主子,大清光榮的奴三代耿精忠,卻有一顆不想為奴而欲為主的雄心!
耿精忠......不想為奴啊!
而今天,戒備森嚴的耿王莊,終於迎來了一位將會使耿精忠不再為奴的貴客,這位貴客就是大明延平王鄭經的使者陳永華!
“王爺,如今的天下已經大亂,吳三桂已經席捲了雲貴川湘四省之地,六月初一還渡過長江進駐湖北荊州,兵鋒直指武昌、襄陽。而且其雖奉威宗遺詔而起兵,但是起兵至今卻沒有接受過監國定王的冊封,也不用定王監國的年號。而且自封總統天下兵馬大元帥,用崇禎年號......所思所想,恐怕是路人皆知了。只要他能打下九省通衢之地的武昌府,一個西皇帝就算當上了。
而廣東的大明監國定王雖然只一個半省的地盤,但廣東畢竟是富庶之省,又地接南洋遼闊之地,還有大明正朔可倚,只要用心經營,徐圖廣西、福建之地,一個南皇帝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