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忠傻乎乎的被龐太監設計忽悠的時候,朱和墭剛剛領著一群潮州朱氏的宗族男丁拜過朱元璋的牌位,還一起在一本嶄新的族譜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
牌位只有一個,就是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從今天開始,正式在潮州紮根的這些朱明子弟,只有朱元璋怎麼一個共同的先祖!他們這些人,是來自許多個藩王府的朱明子孫。現在大家一起落籍潮州,一起開創潮州朱氏。所以能一起拜的祖宗就只有一個朱元璋了。
拜好朱元璋後,朱和墭就拿出以朱三太子名義釋出的監國令旨,宣佈自己奉旨成為潮州朱氏的族長!
朱天王是天下朱明宗室之長......雖然天下朱明宗室都不知道散在哪裡?也不知道還剩多少?但也不能當他們不存在。
根據計劃,以後大明每打下一個省,都要找一些朱元璋的落難子孫在那裡分一大塊地,建立宗族,開枝散葉。
而這些朱明宗族,雖然會得到皇家的一些扶植——主要是教育上的扶植。但是卻不會再有鐵桿的俸祿和世襲的官職,連免稅賦的空子都不會有。
理論上,他們只是普通人......只是有點背景而已。至於是飛黃騰達,還是躬耕鄉野,或是淪落到織蓆販履,那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而每一個省的朱氏宗族,都會有一個族長。
在宣佈自己成為廣東潮州朱氏(廣東的朱明子孫現在都聚集到了潮州)之長後,朱和墭又花了一點時間給大家講道理、畫大餅。當然,也少不了人間最真實的親情——大大的紅包!
好在這一屆的朱明子孫都是吃過大苦的,祖上的榮華富貴都成了遙遠的記憶,能不被清廷的走狗追殺,安安穩穩的當個小民都成了奢求。
而且他們這些人的父輩、祖輩也不是什麼大宗——大宗早就死沒幾個了,剩下的都是小魚小蝦。就是明朝還在,他們也落不下幾個好處。
鐵桿的俸祿和祖傳的官爵都極難得到......雖然理論上都能封奉國中尉,但架不住上面不照著“理論”辦事兒啊!
現在不但奢求實現了,而且還有房子有地,不少人還當了官,族裡面的少年郎們也都有地方上學了......那些打了多少年光棍的苦漢子,一夜之間也成了香餑餑,提親的人都快把圍樓的大門給踏破了。
這日子過得可比明末那些窮得快要飯的小宗強多了,而且還越來越有盼頭。
人生如此,也算躺贏,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而且“升米恩、鬥米仇”的話也是有道理的。朱和墭給這些窮親戚的好處,就相當於“升米”......那可真是再造之恩!
另外,朱和墭手裡還有好多“鬥米”,就看誰表現好、肯努力了!
所以這幫朱家宗親一個個都在努力表現,真是給足了朱和墭臉面,就差“跪下來舔”了。
......
“世子爺,臣素無大志,也沒有什麼大本事,福建一省的事兒臣可管不了......臣只求恢復祖業,能和祖父一樣,當個有官爵傍身的富商就心滿意足了。”
正在朱厝村中心最大的一棟圍樓中的一間堂屋裡面說自己素無大志的,是一個瘦瘦小小,臉上的顴骨還有點高凸出來的中年男子。
此人就是大清第一巴圖魯鰲拜鰲少保最害怕的男人——大明延平郡王鄭經!
唔,鰲拜因為怕鄭經來犯,搞了個自殘式的海禁,把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地的沿海摧殘的不成樣子。
也幸虧鄭經真沒什麼大能耐,而且還因為和父親鄭成功的衝突搞得鄭家元氣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