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世祖> 第七十七章聯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七章聯姻 (1 / 6)

對於緬甸的聯姻,其實朝廷反對態度並不強烈。

蓋因為孫氏並非異族吧!

而實質上卻是皇權的加深,以及內閣開始重實利而拋虛名。

和親的危害並不大,尤其是在強盛時期與他國和親,屈辱性並不大,反而利處頗多。

說到底,對和親的抗拒,不過是宋朝國土狹窄,屢戰屢敗,敏感的自尊被刺激,以及明初驅逐蒙古後人強盛且膨脹的自尊罷了。

拿康國舉例,娶了秦藩公主後,偌大的康國後宮對於朝廷來說就是個篩子,朝堂上的一舉一動對於北京毫無隱瞞。

所以,太子以川渝總督的身份在四川,對於康國知己知彼,勝算極高。

同時,與緬甸聯姻,整個西南土司就會受到兩面夾擊,像元末明初的那種龐大的麓川王國,根本就不可能再誕生了。

尤其是在如今這種改土歸流的環境下,撅斷土司外援再重要不過。

對於穩定西南邊疆是非常有利的。

培養緬甸親明勢力,聯姻也是助推器。

擁有朱家血統的世孫,天然就親近大明。

從民間的角度來看,兩國聯姻,讓緬甸王室帶著朱家血統,交往將會更加緩和,有利於開展貿易。

好處頗多。

朱誼汐其實心裡對於聯姻也是贊同的。

大明的擴張已經到了極限,再打下去就非常容易崩盤,一如唐朝。

所以這個朝貢藩國體系就很有必要維持下去,聯姻就是惠而不費的方法。

儘可能的漢化,擴大明文化的傳播,從而將整個東亞納入到朝貢體系中。

在西方眼裡,朝貢國其實也是帝國的一部分。

如奧斯曼帝國,埃及都與他打了幾次,除了一個埃及總督的名義外,根本就屬於外國,但仍舊被認為是其一部分。

也是因為這些藩屬國,大明才是真正的帝國王朝。

因為藩屬國,也是緩衝區。

阿古柏之亂,清朝失去中亞各國,朝鮮和越南打了一次仗,失去了整個東亞。

旋即,西方列強開始分食中國。

朱誼汐目光炯炯,盯著龐大的世界地圖,大明四周幾乎都有藩屬國在,是重要的借力點。

說句不好聽,即使幾百年後大明落魄了,那些藩屬國也能抵擋一二,延緩帝國的墜落步伐。

這時,衛王求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