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新京城。
作為大明駐緬甸的公使,顧忠所在的使館是一間四進大院,住著上百號人,可謂是龐大。
顧忠扯了扯身上的夏布,又敞開了些。
在大明入秋的歲月,緬甸正好邁入旱季,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時節,新京城一片忙碌。
作為公使,他不僅要傳達大明皇帝對緬甸的旨意,同時還要收集緬甸的一切大小事物,按時匯稟朝廷。
這讓他有種通判之感,但對於緬甸,他又無切實的權力。
他也不敢有這樣的權利。
孫可望為人謹慎且心眼小,對於權勢看得很重,麾下的文武大將就沒有幾個敢逾矩的,乖的不行。
自然而然,他雖代表著大明,卻也沒想插手其國事。
來人將大量的文書送達在他桌案,忍不住道:“公使,這裡面似乎有一道黃冊。”
“哦?”顧忠一愣,忙不迭翻找起來。
禮部對於藩國公使的公文中,輕重緩急,以黃冊為重,紅冊次之,普通的白冊更次之。
果然,在這上面他看到了黃冊,一段黃綢繫上,惹人注目。
“咦!”開啟一瞅,他面色凝重。
“快,備車,我要去王宮。”
“是!”
馬車很快就預備好,顧忠迅速而登之,
緬甸的車馬自與大明一樣,都有該有的規格,而公使的規格則與國相等同,路上的行人紛紛讓路。
片刻後,他就來到了王宮。
雖屬旱季,但只是相較於雨季而言,地面上的柳樹抽條,各種花草茂盛,與春天相比,就是天氣燥熱一些。
緬甸王宮耗費數十萬人力修建而成,耗費的金銀珠寶車載斗量,傳聞之中就連金絲楠木,也用了九十九根。
而且由於雨季的存在,偌大的王宮直接憑空的填土兩丈高。
換句話來說,其雖然位於城內,但卻居高臨下,是新京城的最高點。
大量溝渠細小而又繁多,可以短時間內將滂沱大雨排洩入河,從而免受洪澇之苦。
有鑑於此,大量的勳貴文武也同樣採取填土模式,讓地基升高,免受被淹之苦。
一路上的通行後,很快他就來到了萬歲殿。
這個略顯逾矩的名字,顧忠並沒有上報什麼,畢竟事情太小了。
他環顧四周,這個萬歲殿是平日裡孫可望用來修養的,所以並無多少嬪妃過來,就連文臣們也沒多少。
這規模宏大,裝飾的也富麗堂皇,當得其王殿的稱呼,各種寶石鑲嵌在柱子上,可謂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