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武老皇帝一死,對於大明來說,不亞於天崩地裂。
不僅其是驅逐建奴,再統中華的巨大貢獻,更是因為其長達五十年的統治。
對於普通人來說,紹武這個年號從父輩,用到了孫輩,大部分人一輩子都是在這個年號之中渡過的。
猛然醒覺紹武皇帝崩了,這是多麼懷舊與不捨。
更別提了,其在位期間,建造了數十個藩國,塑造了整個東方的政治體系,其影響就是極其龐大的。
「廟號不必商議!」宣武皇帝披著麻衣,帶著白帽,聲音低沉:「皇爺爺在世時就常與朕討論此事,效仿漢光武舊例,應當為世祖皇帝!」
眾大臣倒是感覺合適。
雖然大明這下就一朝三祖了,感覺有些氾濫,但這是必須要有的。
如果紹武皇帝不稱祖,那才是真亂套了。
「至於諡號,自唐以來,諡號越發多且雜了,雖說不免有尊崇孝道之事,但到底是不合規矩。」
宣武皇帝繼續道:「逮至哲宗皇帝,世祖親定諡為孝成,如今沿襲前例,朕以為,可諡為二字。」
「陛下聖明!」首輔張英恭敬道:
「臣以為,功格上下曰光;能紹前業曰光;居上能謙曰光;功烈耿著曰光,世祖皇帝可用光字。」
「孝光?」宣武皇帝眉頭一蹙。
這下,眾人立馬就知道了皇帝不滿意這個詞。
李光地忙拱手道:「臣以為,三代之諡,多以單字為重,後才有二字諡,故而法效先王,世祖皇帝德高功遠,可比三代先王。」
「應該用單字為好!」
「嗯!」宣武皇帝點點頭,站起身,自豪道:「此話有理,世祖皇帝以布衣之身,輾轉南北,逐闖賊,驅西寇,覆建奴,數載克復中原。」
「另外,登高原,復西域,踏東原,擴地數千裡,怕是三代先王尤難勝之!」
「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威強睿德曰武,闢土斥境曰武;折衝禦侮曰武!」
李光地抬起頭:「世祖皇帝可獨諡一個武字。」
宣武皇帝聞言,精神一振:「甚好,甚好!」
與治國的父親相比,他更樂意武事,所以選擇了宣武這個年號。
這個武字,頗得他心。
這時,陳廷敬看著得意的皇帝,焦急了片刻,才忙道:「陛下,武字自然極好,但西晉羊車皇帝司馬炎,也諡號為武。」
「廟號也是世祖……」
這話,立馬戳破了皇帝的得意。
氣氛尷尬起來。
諡號有個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字眼很好,但架不住有些歹人用了,就會被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