熾熱的陽光從天空中撒下,透過七彩斑斕的玻璃,撒在了陰冷而又空曠的宮殿中,增添了幾分暖意。
所幸皇宮中暖閣燒得正旺,僅需要陽光的些許亮光罷了。
宣武皇帝端坐著,內閣大臣們爭討著來年的預算。
而宣武皇帝面不改色,看似在聽,實際上卻是神遊天外。
他繼位已有十年,內閣已然換了一茬,昔日的紹武舊臣在朝廷的存在感已經薄弱,不成氣候。
如今,首輔張英,次輔李光地,群輔熊賜履,周昌(周培公),陳廷敬,五人都是他一手提拔入閣。
太上皇毫無干涉,人事任免幾由他出。
這讓他安全感大增,皇位也愈發感覺穩固了,也沒了開始的謹言慎行,愈發地自在了。
這時,耳旁傳來了一聲冷哼:
「財部一年只收一億兩千萬,汝工部就要三千萬,你這是要重修長城?或者說給長城安玻璃?」
「你懂個甚,官道不需要修嗎?各地陂塘,溝渠,河道,不需要維護?」
「況且,我工部架設的鐵軌,可是也要更換的,一次性湊到一起了,自然就多了……」
陳廷敬負責工部,自然是聲音洪亮,毫不畏懼地爭吵著。
這就是權力,讓斯文的讀書人都變得粗魯。
宣武皇帝將目光瞥向二人。
這時,負責禮部的熊賜履則昂首道:「南洋諸國或颶風,或兵災,瘟疫,北方各國則是白災,都需要朝廷的支援,一千五百萬並不算多!」
聽了一會兒,宣武皇帝實在懶得理會,就自顧自地離去,徒留下他們爭吵。
文官們狗咬狗搶預算,除非必要,皇帝一般是不下場的,沒那個精力。
具體的意思,他已經交代給首輔,自然由首輔代之。
在政治的妥協下,內閣輔臣們會短時間內達成妥協,從而獲得新一輪的平衡。
「陛下,太上皇的又病了。」
這時,宦官低聲來報。
「勿要洩露出去!」
皇帝眉頭一皺,心頭沒由來的一荒。
雖然他對於太上皇把持數年朝政不滿,但卻並未小瞧了這位皇祖父對他穩固朝綱的支援。
「還有何事嗎?」
剛問出口,就見一宦官腳步急促,跪地舉起:「報,兩廣六百里加急!」
「嗯?」皇帝一驚,迫不及待地開啟一瞧,鬆了口氣:「原來是秦王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