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世祖> 第七章錫蘭野望(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章錫蘭野望(求月票) (1 / 5)

將僧侶納入政治體系,乃是緬甸不得不為之。

佛教是緬甸各族的粘合劑,是共同的信仰,故而僧侶們地位特殊。

普通人或許不信任漢人組成的緬甸朝廷,但肯定會聽從僧侶的話。

除了政治環境外,其還是與緬甸朝廷統治缺陷有關。

偌大的緬甸,受中央朝廷控制不過是伊洛瓦底江附近的數省平原,餘下的西南,西北高山地區,基本是貴族自治。

而就算是伊洛瓦地江平原,兩百餘萬緬人,上百縣,在郡縣之下,哪裡能獲得如此多的讀書人?

本來中央朝廷的讀書人就不夠用了。

為了鞏固統治,利用武夫只能是一時之選,故而吸納僧侶入朝,就是利用其來進行統馭緬人。

據粗略估計,此時的緬甸有寺廟近千座,僅僅是受戒的僧侶就超過了兩萬人。

這是何等誇張的數字?

青壯男人不過五六十萬,近三十分之一的人是僧侶。

再加上其家屬,近一半的緬甸人對於寺廟呈歸屬感。

如此,孫徵灝在親近小乘佛教後,立馬宣稱,將會把佛教設為緬甸國教,並且將大規模的修佛經,普及經文。

這下幾乎是全緬甸沸騰了。

緬甸西邊是孟加拉王國,再加上阿拉伯商人的不斷引導,以至於西南地區已經有不少和平教信徒了。

佛教大小六個主要派系前來新京覲見世子,數千僧侶雲集,可謂是一場盛世。

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狄蒙進言道:“緬甸佛教各為其政,這既是朝廷的機會,也是朝廷的弊端。”

“請試言!”孫徵灝正色道。

“可效仿大明之東方教會,設立佛教學會,掌控各寺廟,然後再複比丘試!”

所謂的比丘試,只是在緬甸,流行一種與科舉極為相似的僧侶考試。

其是國家在宗教、政治、教育和管理方面選拔人材的盛會。

考試地點定在緬王為施捨而建的亭子裡,考試內容有文法、佛經、論藏等。

只有經過考試的僧侶,才是真正的比丘,或者比丘尼,從而進行受戒。

這是一場規模龐大的盛事。

其中優秀者,會被納入中樞,成為國王的貼身近臣,從而參與到國事之中。

但孫氏緬甸建立後,立馬就以科舉制取代之,使之成為了緬甸的人才渠道,比丘試名存實亡,只是僧侶們正式出家的一道儀式罷了。

“僧侶入朝?”孫徵灝忙搖頭:“不妥,不妥。”

“邸下,那佛教學會不就是他們的位置嗎?”

狄蒙輕笑道:“難道還要讓進士去管理那些僧侶寺廟?”

“以僧治僧,才是王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