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國子監祭酒,則一直教書育人,根本就出仕不得,只能浪費機會。
同時,以往翰林主持鄉試的傳統的也被打破,國子監的學官們被選拔勝任。
從根本上就杜絕了結黨的路徑。
偏偏皇帝的話很有道理:“論及學問,誰比得上國子監?”
“為國倫才,國子監就很適合。”
“至於翰林、閣老們,就好好為官吧!”
由此,內閣四人,閻崇信、朱謀、馮顯宗、堵胤錫,只有堵胤錫算是堅持主見的人,常有逾矩之言,顯得很是突出。
“陛下英明,論及收集訊息,誰也趕不上錦衣衛,如今出時藩夷,應該加上禮部郎中之銜。”
郎中是正五品,千戶也是正五品,倒是相配。
“奔赴異國他鄉,領兩份俸祿,倒是也妥當。”
皇帝微微頷首。
聞言,低頭的閻崇信嘴角露出一絲笑容。
“不過,這大使館建起,禮部也要出錢才是,就分擔一半吧!”
“是!”
“陛下,西夷雖遠,卻設定了使館大使,如今朝鮮、日本、康國藩屬,還有秦國親藩,自然也同樣要設。”
堵胤錫拱手而道:“不然的話,未免就有些厚此薄彼了。”
皇帝投之以驚異的目光:“不錯,堵閣老深思熟慮,舉一反三,這話著實不錯。”
看到皇帝直接坐起,幾個閣老忙彎起腰來。
“國有三六九等,大使自然也不能例外。”
幾個抬頭,耳邊傳來了皇帝清脆的聲音。
“故而,親藩之使,其官銜為正四品,對了,朝鮮也應當如是。”
“二等為日本、康國、緬甸等,為從四品。”
“三等就是歐洲西夷,乃正五品。”
在幾人的耳朵,皇帝的語氣越來越流利,甚至還帶著些許的激動,就像是孩子找到了玩具,男人見到了女人那般迫不及待。
“在稱謂上也要有所區別,親藩為欽使、屬國為大使,夷國為公使,錦衣衛和禮部雙重領導。”
“使館之中,應當有大使、武官、參贊等,不少於十人組成。”
“同時,大使館肩負著傳達君命,聯絡感情,收集打探軍情訊息,管理海外百姓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