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自然是輪替上演。
教官拿出三杆火槍來,分別是火繩槍,燧發槍,以及抬槍。
他詳細地講解了三種槍的區別,注意,以及威力:
“火繩槍的射程在四十步至八十步之間,超過八十步,就不能穿透鎧甲,子彈就會飄走,沒有準頭……”
“燧發槍威力在百步左右,相較於火繩槍,其不必引火,但成功率只有七成,在大規模戰事的時候,也算不了什麼……”
“抬槍,實際上卻是加大版的火槍,威力大,足有一百至一百五十步,有時候能夠達到兩百步。”
“就算是三層甲,在百步能也能穿透……”
說完,三個士兵竟然從一旁走入,輪番的演示起來。
噼裡啪啦之聲奏響,硫磺味道充滿了靶場。
高郃等人團坐著,屁股被熱沙石燙的生疼,但卻只能忍住,一個個的伸頭探尋其威力。
雖然朝廷不禁刀槍,但火槍卻是嚴禁的,尋常的勳貴都不一定能夠弄到。
煙霧散去,三副套著鎧甲的稻草人露出真容。
只見在一百步上,火繩槍下的稻草人安然無恙,燧發槍卻是缺了一大洞。
而抬槍,卻是直接把稻草人打散了。
看上去堅固的鎧甲,也破了個大洞。
“好了,誰來說下火槍的利弊。”
教官隨口問道。
隨即,他點了個魁梧的大漢。
“老師,火器之利,在於其簡易可行,俗話說三月刀六月棍,但我看這火槍,只要不是白痴,十來天就能弄明白。”
“辛苦教習幾十年,最後還是敵不過一個從軍半月的新兵……”
這番話,讓眾人欷歔不已。
“沒錯。”教官認真道:“以前軍中的那種萬人敵的猛將,幾乎看不到了,只有運籌帷幄,指揮有方的大將,才能把握勝利。”
“高郃,你怎麼看?”
被點名了,高郃也不虛,起身道:“老師,就像您說的那樣,軍中不需要猛將,但卻對後勤的壓力更大。”
“以前要是沒有後勤,頂多餓個兩三天,但如今要是短了,火槍就是燒火棍,面對那些猛將,只能坐蠟。”
“你說的沒錯。”教官欣慰道:“沒了火藥後,就算是火槍上裝了刺刀,但也抵不過人家訓練多年精兵。”
“所以,練兵僅僅是讓士兵掌握佇列、打槍,這遠遠不夠,拼刺刀也是要練的,反而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