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漠南地區,擁有一定勢力的只有兩大部落,科爾沁和內喀爾喀。
而內喀爾喀被滿清重創,昔日的“炒花五大營”只剩下扎魯特部、巴林部二部。
科爾沁諸部在整個漠南,無可匹敵。
其勢力範圍,北達呼倫貝爾、嫩江流域,東達吉林將軍府,南鄰察哈爾。
至於他們的西邊,則是內喀爾喀諸部,與貝加爾湖的滿清。
用後世地界來算,那就是內蒙東部、黑龍江西部、吉林西部,有著約莫四十萬平方公里的遊牧區。
相當於三個安徽那麼大。
可以說,漠南地區,只剩下科爾沁這顆獨苗還保持著獨立性,餘下的部落不歸明即歸清。
也因為如此,科爾沁部分左右兩翼,十旗,牧民數量達到了三萬帳。
然後隨著十來年的太平,沒有滿清的減丁政策,其人口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跨越到了五萬帳。
而科爾沁左右兩翼中,左翼由於多次與滿清聯姻,所以較為親善滿清。
右翼則臨近察哈爾,對於大明朝廷則較為親近。
當年遼王去往科爾沁募兵,兵馬就多在右翼。
統領左翼的達爾罕親王和塔,其身材粗壯,大餅臉,眼珠中寫滿了不屑:
“察哈爾部已經從病狼變成了家犬,聽說察哈爾親王所轄只有三千帳,在列的哪一個不超過他?”
一時間,貴族們笑成一片。
和塔的母親是和碩公主,天然的就親近滿清,更習慣魚獵的滿清而非農耕的明朝。
所以在科爾沁諸部中,其一直倡導襲擊邊境,掠奪牛羊自肥,但應和者寥寥,以至於多年來不曾行動。
“哼!”
這時候,六十來歲,髮鬚皆白的圖什業圖親王巴達禮,則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一個聲響,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
這位老親王,是所有人中輩分最大的,其娶了努爾哈赤的侄女為妻,與皇太極同輩,他是科爾沁右翼中旗第一代扎薩克圖什業圖親王。
“察哈爾且不提,如今的大明皇帝那裡該如何應付?”
巴達禮沉聲道:“一旦怪罪下來,咱們可沒有好果子吃。”
“那就打。”和塔厲聲道:“我科爾沁兵強馬壯,哪裡怕明朝。”
“再不濟,草原如此遼闊,打不過還不能跑嗎?”
“去察哈爾受委屈,我可不幹,一個不好怕是人頭落地,漢人最沒信用了。”
他說的雄壯,氣勢洶洶,但尷尬的是應和者寥寥。
顯然,逞口舌之快沒什麼,如果真的要打起來,貴族們可不樂意。
和塔一時間有些尷尬,他虎視著幾個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