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只有親王之子可有授爵,中下層的宗室只能世子繼爵,餘者為庶民,不再是前朝那樣藤蔓式的宗爵體系。
宗室傳代的爵位,只有親王、郡王、鎮國、輔國、奉國三將軍,鎮、輔、奉三中尉,共計八代,世代降襲。
理論上來說,可以保住兩百年的富貴。
同時,朝廷肢解了除世子外的龐大的子嗣包袱。
“二十三萬人了嗎?”
朱誼汐一怔。
他沒有想到,二十年的和平發展,宗室又開始大肆繁衍了。
這裡的子弟,指的可是男性,女性和家眷不算其內,如果全加上一起的話,五六十萬人還是有的。
不過,紹武初年大量宗室隱姓埋名,統計時不過十來萬人,二十年翻了一倍。
“陛下,授爵領祿的宗室,僅四百三十七人。”
瑞王拄著柺杖,見到皇帝驚詫,他忙解釋道,生怕皇帝介懷,再下狠招。
紹武初年,那些將軍、中尉,幾乎全部被賞賜土地,一次性買斷了爵位(將軍十頃地,中尉五頃),所有人貶至輔國中尉承襲,讓其承兩代人富貴罷了。
如今這些有爵位在身的,基本是親王、郡王承襲的,中尉不過兩百來人罷了。
畢竟在皇帝和朝廷看來,親王和郡王才算是有分量的宗室在,需要照顧一二,餘者不過是遠房親戚。
這在萬曆年間統計的二十萬勳貴相比,可謂是削到了腳後跟。
瑞王生怕皇帝不滿,再進行削藩。
“嗯!”皇帝微微頷首,並未多言語。
對於宗室的情況,他自然瞭解許多。
在宗祿上,親王對標國公,郡王對標侯爵,鎮國、輔國、奉國三大將軍宗祿一千、八百、五百石。
三等中尉,則分別是三百、兩百、一百石。
四百個領宗祿的,一年消耗約莫二十萬塊,算不上什麼大錢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逐步減少。
朱誼汐抬頭望去,只見那些宗室子弟,一個個帶著僕從,在貢院前排起了長隊。
宗考參考鄉試,一切都要嚴謹,只是搜身的不再是京營士兵,而是侍衛。
“你可知道我為何不再直接授官,而是授功名嗎?”
眼見所有人都進入了貢院,朱誼汐這才扭過頭,問起了一旁書寫不停的起居郎。
其人一驚,隨即放下筆,認真道:
“宗考是為國舉材,若是直接授官,怕是引起朝野嫉恨,名不正,言不順。”
“沒錯!”朱誼汐滿意一笑,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