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輕輕的一推,足以省下上百年功夫,功勞實在太大了。
糧食只能溫飽,而經濟作物的重要性卻不下於糧食。
明晚期,菸草傳入大明,但卻一直受到官方的抵制,嚴禁百姓種植菸草。
因為他們怕菸草會佔據農地。
甜菜在北方一開始也是如此,官方是很歧視的。
這是因為人口增長,耕地不足,以至於糧食跟不上節奏。
如今東北開荒,安南變秦國,再加上玉米番薯等美洲作物普及,糧食充足。
而一畝甜菜所得,數倍於糧,不僅有利於民間積攢財富,而且會增加其抗災能力。
在朱誼汐的規劃中,菸葉和甜菜,將是北方重要的農業作物,與之相同還有大豆、花生等。
製糖雖然價高,但制油業也不容小覷。
油吃得多,吃的糧食也就少了,這也有利於社會穩定。
軍隊就是如此,捨得放油,不然的話訓練可吃不消。
陽光有些猛了,皇帝戴上了草帽。帶著一行人來到了河邊,吹拂著涼風。
洗衣服的大姑娘小媳婦注意到這群人,也被嚇得禁聲,匆忙離去。
“陛下,察哈爾如今有赤峰等小城,故而分為六縣,漢民四十萬,蒙民八十萬,兩者相處和睦,無有矛盾。”
孫長舟躬身站著,彙報著察哈爾的境況。
在統治方面,其對於察哈爾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他利用漢民和蒙民相互制衡,同時在蒙民中,以汗帳壓制普通牧民。
貴族中,北海郡王、察哈爾郡王互相制衡,但大部分的中小貴族把土地交給官府照看,自己拿著鐵羊稅過日子。
最後,孫長舟笑著說道:“北海郡王、察哈爾郡王,子孫親友數與朝廷聯姻,關係緊密,但臣又不緊不慢地監督著。”
“據察,北海郡王部眾,只剩下三千帳,察哈爾郡王只有兩千帳,擁戴其的貴族也甚少,其不再是朝廷的威脅。”
說到這,其笑容格外的燦爛。
花費近十年的時間馴服察哈爾人,這是極為辛苦的,但孫長舟做到了。
一是依靠強大的邊軍,二是依靠利益,由切香腸一般,不斷得讓其屈服。
到了最後,蒙古貴族的實力,已經不到察哈爾的三成,而且還極為分散。
“只要長期施行百戶制,蒙古大治不遠矣。”
最後,其總結道。
皇帝微微頷首,表示滿意。
對於草原的政策,主要是就是百戶制。
將牧民從貴族手中解脫,建立特色的草原官僚體系,朝廷對察哈爾的統治就穩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