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青藏高原的康國陷入到了一片雪茫茫中。
二十二歲的康王李嗣,在長春宮理政。
李自成、李自敬二人,一個奠定基礎,一個建立秩序,尤其是李自敬嚮明朝稱臣,徹底的穩固統治。
而其投名狀,就是攻打和碩特汗國,也就是如今的衛藏國。
兩國互相憎恨,重兵屯在邊界。
這樣一來,武將在康國一直持壓倒性的優勢,壓制著王權。
康國內,作為當年對武將們的妥協,除了順京府三縣外,餘者十六縣,皆設防禦使,以武將世襲鎮守。
地方官由朝廷任免,賦稅三七分成,三成上繳,七成留用。
而這七成中,四成歸武將養兵,三成才是支用。
由於當年十數萬順軍入主,導致康巴地區人口結構開始改變。
如今康國人口增至一百四十萬人,但康王直接管控的順天府,民眾不過六十萬。
兵力上,禁軍只有三萬,而各地武將防禦使則超過了五萬。
防禦使,不過是縮小版的節度使罷了。
王權一開始就註定難振。
不過在李嗣娶了秦王之女為王妃後,地方武將們跋扈飛揚的行徑就少了許多。
他們可以不怕康王,但卻害怕明軍。
殿中的火爐燒得正旺,康王端坐著,面前放了一堆奏疏。
上相宋企郊、左輔蘇文德、右弼丁知節三人各自安坐,面前放著小桌子。
至於曾經的上相牛金星,在去年就病死在床榻,而宋獻策更是體弱多病,只能上書致仕。
“殿下!”宋企郊抬頭道:“去歲僅茶馬之道,朝廷就獲利二十萬塊,青稞酒也賣了不少,歷年來國庫存銀近百萬塊。”
“臣進言,可將百官俸祿由糧食化為銀圓,這般減少損耗,利於百官支用。”
李嗣微微點頭:“我國之花椒、羊肉、犛牛,青稞酒,藥材也是輸川的利器,一年不下五十萬塊。”
“正該如此,就舍了糧食,改發銀圓吧!”
“吾主聖明!”
幾人忙拱手讚歎。
聊完了這件事,宋企郊才正聲道:“殿下,最近康定附近發覺了一處金礦,兩處銀礦,您是知道的。
這事大利於我國,但一個處理不好,但某種情況上來說也是一件禍事。”
李嗣神色一正。
“您是擔心明人?”
“千里迢迢又是崇山峻嶺,明人怎麼可能派兵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