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商,指的是開城地區的商人。綾
灣商,指的是義州商人。
其中,灣商所在的義州由於臨近鴨綠江,陸地上最方便,故而實力最大,幾乎壟斷了海外貿易。
不過鬆商在之前就支援世子在平壤登基,抗衡洪承疇扶立的新王,所以在最近這些年,實力漸漸膨脹。
與大明的晉商、徽商不同,這兩大商會,不僅壟斷貿易,而且還行使著政府職責,如徵稅、押運、徭役等事,甚至在某些地方,權力比政府還要大。
例如,關乎漢城生計的八道貢米,幾乎都是灣商把持押送,朝鮮政府根本就奈何不得。
無它,因為漢江口暗礁很多,真正的操船好手,航線老人,都是灣商人,如果讓朝廷運輸,損失可就慘重了。
越王知其厲害,故而相召。綾
兩大商會聽到明使邀見,雖然心中疑惑,但仍舊感慨,不敢疏忽。
與明朝的貿易,是兩大商會的重要利潤。
「兩位,我想要糧食,大量的糧食。」
越王看著兩位面帶精明的商人,絲毫不囉嗦,直接沉聲道。
「您需要多少?」松商則迫不及待道:「一千石,還是五千石,雖然如今青黃不接,但我們可以在三日內給您湊夠一萬石。」
「哼,我們灣商三日可湊三萬石,只要時間再多幾天,我甚至直接湊五萬。」
灣商也絲毫不落後,伸著脖子道。綾
越王見此,心中感嘆:「不愧是把控一國的豪商,果真不同凡響。」
「實不相瞞,我至少需要十萬石——」
兩大商人神色一變。
「不過,我要的不急,等到夏收後再送也不遲。」
「據我所知,朝鮮朝貢大明也不過十萬石,您要那麼多糧食作甚?」商人滿臉警惕道。
「為了建國!」越王見二人如此,倒是毫不隱瞞:「某乃大明越王,因受封蝦夷地,故而準備在朝鮮採購些許的東西。」
此話一出,兩人渾身一震,隨即就平復下來。綾
不過,他們的態度則更加的恭敬了,臉上滿是巴結:
「早就聽聞殿下受封蝦夷,不曾想竟然來到朝鮮,這是我等之幸也。」
「無論是木材,糧食,布匹,鐵器等等,鄙國雖不如上國,但也算是勉強能用,殿下儘管言語,只要朝鮮有的,我們都能給您送來。」
越王則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