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秦國、齊國已立,正在逐步完善,而遼王正在進行中,料想在今年年底就能成立。暉
越王、衛王,一個在北海道,一個在高棉,尤其是後者,必須再次遠征才行。
為了秦國,朝廷從紹武十六年忙到十八年,不僅舍了五千京營,還有大量的物資,估計得兩百萬塊。
高棉雖小,但百八十萬總是要的。
支援一場征戰,錢糧物資,將士,地方支援等,都要協調。
在這種情況下,設立一個機構就很有必要了。
怎麼可能讓皇帝親自去安排吧,很累的。
朱誼汐心頭一動,立馬就吩咐下去。暉
很快,在內閣中,又下轄藩國司這個機構,專門負責藩國的開拓、移民等事宜。
至於人手,內閣成員為領導,內閣中書們進行輔佐,表面上設了一個機構,但人員卻並沒增添。
面對權力的增加,內閣自無異議。
閣老們統管八部,但只有決策權,而具體的管理權則在尚書、侍郎手中,藩國司則不同,屬於直管。
畢竟無論是調派兵馬、糧草,還是移民,沒有什麼比閣老過問更迅速快捷的。
也正是因為藩國司的設立,自紹武十八年起,其也納入了預算之中,另行撥款。
當然,由於把之前說的是內帑撥款,皇帝還是要點臉的,故而分擔其一半預算,沒有讓朝廷全出。暉
朝野也沒什異議了。
畢竟之前讓內帑全出,著實有些過分,皇帝的家事也是國事,朝廷豈能置之不理?
而藩國司一立,立馬就起了波瀾。
有人管這件事了,藩王們喜不自勝。
閻首輔門檻高,求見的人群排成了長隊,但對於藩王們來說,再高能比得上王府嗎?
齊王與遼王並駕齊驅,第一時間求見閻崇信。
對此,閻崇信苦笑連連。暉
他對著右下手的客人道:「兩位大王前來,我可真是有得忙了。」
朱誼泉則拱手道:「還是兩位大王要緊,在下就先告退了。」
「慢走——」閻崇信笑道:「成三,你親自送送。」
吩咐管家將順天府尹送走後,閻崇信只能拍了拍衣袖,然後屈身向前,直接在門口迎接。
大門敞開迎貴客。
「首輔有勞了。」
齊王拱拱手,無視那些求見的人群,徑直走入了府中。暉
遼王也不甘落後,三步並兩步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