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世祖> 第八十三章年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三章年輕 (1 / 6)

秦王的親善政策頒佈後,立馬獲得了當地貴族們的歡迎。

因為這肯定了他們的地位。

但,秦王府的百官們,卻莫衷一是。

雖然表面上來看,官吏只是為了更好的交流,而定為婆羅門,剎帝利。

但實質上,不要小看溼婆教潛移默化的影響。

首相劉觀對於秦王表示贊同,這是因為之前有過溝通。

而作為次相,毛復卻是純粹的儒家學者,講究細緻的禮。

回到家後,他脫下官袍,就這樣端坐著,蹙眉抿唇,一言不發。

一家妻妾僕從都詫異不已,連忙問候,也不回話。

其幼子特意來此照顧他,十七八歲的年紀也是儒雅的很。

“父親,今日聽說秦國將立,大王將不日上表朝廷,為何愁眉不展?”

一連問了三遍。

良久,毛復才嘆道:“今朝之事,我見秦王太過於簡單,想要走捷徑,卻誤了歧途。”

“若是讓朝廷知曉,怕是會闖下大禍。”

言罷,他就將所謂的種姓制言語了一遍:“大王將百官定等,雖說可上下流轉,聯姻,只是對外交流,但卻禍患不淺。”

其子毛權則眯著眼睛,聽其述說完,走了幾步,露出思索狀:“依兒子之意,大王這是效仿太公望治齊啊!”

毛復輕嘆道:“誰說不是?但卻只學了皮毛罷了。”

西周初年,分封諸侯,姜子牙被封為齊侯,而周公旦被封到了魯,但因為要在朝廷輔政,所以周公旦長子伯禽去就國。

當時的分封,其實就是武裝殖民,因為這些地方本來就有方國,其基本上東夷和親商的部落,可謂是艱辛。

姜子牙到了齊國,遵循起來習俗,簡化了周禮,發揚了漁鹽之利,大行通商,一年就穩定了統治。

而伯禽卻花了三年時間,“變其俗,革其喪禮”,嚴守周禮,可謂是嘔心瀝血。

這就是周初封國的兩種治國方式。

而很顯然,為了更快地建立秦國,穩定統治,秦王選擇了姜子牙的這套方法。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很有效的法子,對於秦國來說是行之有效的政策。

但對於朝廷,也就是大明來說,這項政策的出發點就歪了。

讓秦國建立,就是為了再塑一個朝鮮,忠誠的小弟,而非一個蠻夷異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