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世祖> 第九十四章淮河入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四章淮河入江 (1 / 5)

張同敞話糙理不糙。

秦國打安南,起碼百萬塊。

如果照此推算,他二十多個兒子,不得好幾千萬?

如果照此規矩,後世的君王紛紛效仿,那可對於財政的消耗就難以計量了。

而要知道,明朝的親王就藩,尋常不過幾萬兩,如瑞王在戶部磨了幾年,才湊夠十萬兩去漢中。

像福王那樣,家底豐厚的,結婚用了三十萬,府邸二十八萬兩,其餘的私饢無數,但要知道,這些都是萬曆皇帝從內帑中賞賜的。

而朝廷呢?

就是與之價值四萬兩的賦稅罷了。

所用的花費寥寥無幾。

而無論是秦國,還是齊國,亦或者未來的遼國,花的都是朝廷的錢,皇帝的內帑卻一分不出。

好傢伙,獲利的是皇帝,出錢的是朝廷,完全是賠本的買賣,誰想做?

聞聽此言,皇帝倒是沉默半晌,隨即抬目望向了窗外。

秋收在即,京城的鳥兒似乎都多了了些,想要沾沾人氣,混點吃食。

皇城自然也不例外。

不過樹木花草則稀疏了。

「你的意思,我明白!」

朱誼汐聲音平淡:「對了,今秋,朝廷能收多少錢糧?」

「按照往年的估計,兩京二十五省,約莫能收近五千萬銀圓吧。」

張同敞有些意外,這是財部的事,與他兵部關係並不大。

如今隨著北方日漸復甦,賦稅也不斷地增加,尤其是邊疆蒙古地區被納入後,邊貿日漸昌盛。

要知道,在綏遠,兩隻羊價值一塊銀圓,而在北京一隻羊就能值三塊錢。

更不要提,隨著安西省的納入,關閉近千年的絲綢之路,雖然完全復甦無望,但陝西、甘肅商業卻日漸興起。

所以北方的農稅漸少,商稅增多。

就拿陝西來舉例子,全省糧稅不過一百五十萬塊,而商稅卻有一百萬之多。

經過多年的發展,全國兩稅在去年,也就是紹武十六年,正式突破徘徊數年的八千萬瓶頸,達到了八千三百萬。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去除每年的養軍、官,以及日常建設支用,朝廷每年能結餘兩千至三千萬塊。

如此龐大的盈餘,藩國的建設對其而言,可謂是九牛一毛。

剛回答完,張同敞就反應過來,朝廷如今不缺錢糧。

他卻仍不服輸,裝作什麼也不知道。

見其裝模作樣,皇帝搖搖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