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貨自西土而來,繁榮了長崎,且是收颳了整個日本的黃金。」
「長此以往,對朝廷是極為不利的。」
巨大的天守閣,耗資超過百萬兩黃金,疲弊了天下諸侯,可謂是日本第一建築。
雖然沒有中國特色的金碧輝煌,但白青結構,再加上些許的櫻花紅點綴,讓其充滿著日本特色的豪奢。
本丸,並不寬大的閣中,將軍德川家綱端坐其上,兩旁跪坐著家老、宗親,氣氛嚴肅而又隆重。
此言一出,閣中的氣氛竟然有些微妙起來。
因為認識當年與大明簽訂藩屬條例,堂堂的徵夷大將軍,變成了日本國王,這在日本上下都視為恥辱。
也正是因為如此,白銀黃金開始加速外流。
將軍德川家綱目光在家臣們的臉上流轉,沉默片刻後,他才道:「會津侯,您可有什麼方法?」
保科正之領會津藩,所以稱之為會津侯,當然由於日本與中國不同,其尊稱甚至可為殿下。
「將軍様!」保科正之嘆道:「當年,先將軍閉關鎖國,除了抑制南蠻入侵,封閉藩國外,主要的目的也是為了減少金銀外流。」
「如今國門洞開,無有南蠻,但明人卻湧入,若是想抑制外流,臣之愚見,只能恢復閉關鎖國。」
嘩啦啦——
這番話一出,所有人為之震驚。
如果閉關鎖國,那麼就違背條例,弄不好明軍會打過來。
「為了些許的金銀,就讓朝廷陷入危難之中,這個實在不可取。」
老中松平信綱連忙搖頭,制止了這個想法。
在座的其他親藩大臣,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太平盛世過久了,誰還想去經歷戰亂?
「如之奈何?」德川家綱嘆了口氣,臉上極其無奈。
酒井忠勝則無奈道:「唐貨稀奇,而國貨甚賤,以老臣來看,如今之計只能倡導國貨——」
這番話讓眾人紛紛點頭,表示他老成謀國之計。
只要不打仗,怎麼都行。
德川家綱則微微搖頭,對於這個想法不抱希望。
讓他不用錦緞絲綢,而用日本的劣質絲,他怎麼也不會習慣。
同時,糖吃不吃?瓷器用不用?書籍呢?你總要讀書吧!
而出口,就只有屏風,紙扇,倭刀等寥寥幾樣罷了,加在一起都沒有瓷器進口的多。
保科正之這時候則笑道:「不過意外之的其,長崎這些年來賦稅不斷地增多,明歷大火後,其對朝廷財政大有裨益。」
「據估計,今年長崎能得四十萬兩,朝廷的虧空也能改善不少了。」
所謂的明歷大火,就是指在1657年,在江戶城發生了一場極其之大的火災,在整個世界也是極為誇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