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誰也無法否認,這是一項極其有前途的政策。
「妙啊!」朱誼汐恍然,自己被歷史給禁錮了。
清朝為了統治,所以選擇與既得利益者苟合,維持自己的統治,不求供給錢糧,只求安然無事即可。
所以對於畏兀兒人來說,只是換了一個主子,其他的生活狀況完全沒有改變。
但大明不一樣啊,朱誼汐也不一樣。
他想要的是徹底統治,包括行政權,司法權,外交等等,全部掌握在大明朝廷手中。
而這時候,將那些貴族、國王的土地分給無地,少地,甚至是農奴們,等於是重建了秩序。
畏兀兒成了既得利益者,明軍就會成為秩序的維護者,兩者自然和諧相處,造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也不用害怕外來人了。
更為關鍵的是,南疆地區,根本無法影響到內地,即使全部亂起來,也不會動搖朝廷的統治。
這種情況下,容皇帝隨手作畫,豈不美哉?
「呂卿所言甚是。」
皇帝感慨道,渾身上下又充滿了激情:
「將葉爾羌汗
國逃走的,背叛的貴族土地,全部沒收,分給平民。」
「另外廢除農奴,讓他們耕者有其田,成為朝廷的納稅人。」
「賦稅一律徵收一成。」
「我就不相信這樣的仁政,還會有人造反。」
這一番話,讓內閣幾人瞬間愣神,良久才反應過來。
「對了,這樣的精細活高一功可幹不成,朝廷要選個能吏幹吏,傳達朕的心意,大明的心意。」
「那行都司?」張慎言小心地問道。
「行都司還是要有的,駐防將軍也要有,但其下轄,則分為府、縣。」
皇帝開口道:「按照內力的形式,任命那些畏兀兒人為官,為大明效力。」
「陛下,科舉如何?」閻崇信終於找到發言的機會,忍不住問道。
「問的好。」朱誼汐反應過來,大笑道:「科舉也是要考的,聖人的四書五經也要學之。」
「官學,私塾都要弄,一年後考秀才,第二年考舉人,得讓他們明白科舉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