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眾人目光聚集,朱誼汐面色略顯凝重:“朕飽讀詩書,遍觀史書,覺察到在宋之前的五代十國時,天下也是如此的紊亂,災害頻發,不可不察。”
“正所謂舊之不去,新之不來。”
朱謀則拱手而立,拍著馬屁道:
“不來十國亂世,怎會有趙宋之立?”
“陛下於灰盡中重建大明,告慰宗廟,這是天意如此。”
“天意在明,天意在陛下——”
眾臣們也不管那麼多,拍就完事了。
皇帝或許不記得誰給他拍馬屁,但絕對會記得誰沒拍。
這哪到哪啊!
朱誼汐一臉錯愕,老子不是來跟你聊這個的,跑題了。
他擺擺手道:“就算如此,但就怕這天災尾巴還在,就算在10月份,也還會有個秋老虎,保不齊他臨走前來一遭,弄個考驗什麼的。”
說著,面色一正,嚴肅道:“凡是則預,不預則廢,所以,朝廷上下必須重視此事。”
“北方已經亂得一塌湖塗,我不想南方再亂了,平白添了幾分麻煩。”
這個麻煩一出,眾人臉色一稟,立馬明白,這是代指流賊。
當年的闖賊和西賊,不就是因為災害而出的嗎?動搖了國本,乃至於讓崇禎皇帝吊死煤山。
“陛下,臣記得,之前在各省不是成立個救災司嗎?且是由巡撫掛帥。”
首輔趙舒輕聲道:“當時就謀算著讓巡撫掌舵,安撫本省之民眾,如今正好發去諭旨,讓其屯糧練兵,萬勿出現賊寇事之事。”
“而朝廷則也應廣建糧倉,存蓄糧食,預防不測之事。”
“就算是發生難忍言之事,也要保住京營不亂。”
聽到趙舒如此嚴肅小心地處理對待此事,再看看皇帝滿意的表情,張慎言明白,自己自始至終還是缺了一點。
他這時忍不住道:“遼東數萬京營子弟,怕是其一省錢糧難以供應,再者出兵半載,想必其也疲倦,不如歸京整頓?”
借整頓之事,調遣兵馬保護北京,這是張慎言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