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世祖> 第三十二章監察御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二章監察御史 (2 / 3)

這樣好處則是省事,朝廷只要管著生產就行了,但弊端也嚴重,大鹽商壟斷了銷鹽渠道。

票鹽制則不同,不再包銷,而是人人競價銷售。

只要購買鹽引,就能去往各地販鹽,打破鹽商的壟斷,促進官鹽的銷售。

這幾年來,商稅司中,鹽課節節升高,從最初的三百萬塊,增長至如今的八百萬塊,其中淮鹽佔據了一半份額。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增長日趨緩慢,似乎已經到了瓶頸,難以提升。

而錦衣衛卻私底下調查,江南地區的私鹽與官鹽價格依舊相差懸殊,約有三成之差。

由此一來,私鹽的規模是官鹽的數倍,都入了他人的口袋。

沒辦法,這就是改革不徹底的後患。

當初為了盡全力北伐,對於鹽課,只能從大方向開始改變,把總商綱引綱引變更為票鹽,更快的募集錢糧。

人還是那些人,只是換了條賽道。

弊病叢生,幾乎全盤繼承。

一路順河而下,洪波湧起,運河兩岸層林遍染,一派可供人吟詠一番的秋風蕭瑟之景。

可惜,朱靜是個粗人。

他一身魚白棉衣,彷彿個公子哥,帶著兩三個隨從,在揚州街頭閒逛。

在江蘇省建立後,揚州就成了其首府,因運河而削減幾分聲勢的揚州府,又重新振作起來,繁華不減當年。

冬日的點點雪花,在揚州竟然成了景色,薄如紙的一層積雪,在瓦片上待不到半日,就成了雪水,從屋簷直接流淌到街面。

以至於朱靜行走不久,腳底就已溼透。

而道路上的行人不減反增,冬至日臨近之故,城內日趨熱鬧,大張旗鼓採購的豪奴更是不計其數。

“江南富庶,而鹽商們又是最豪富的。”

朱靜看著一座座朱門大院,不由得搖頭不語。

票鹽制雖然打破了鹽商的壟斷,但憑藉著多年來的渠道,以及雄厚的經濟實力,大鹽商們依舊佔據了官鹽一半的銷路。

鹽稅改變很大,但又相當於沒怎麼改變。

鹽商們依舊賺錢,只不過賺的錢變少了罷了。

所以,明面上賺少了,他們就想著從私鹽撈回來。

畢竟每年淮鹽課稅四五百萬塊銀圓,草裡應該滿意了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