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娛樂形式很單薄,最喜聞樂見莫過於逛窯子。
剩餘的大眾娛樂,不過是說書,崑曲,雜劇以及被皇帝普及開來的皮影戲。
皮影戲的普及,還是在軍中宣講忠義時被接受,圖文並茂的演繹比干說給勁。
不過皇家的娛樂,卻到底是文雅居多,雜劇就入了皇宮。
對此,在請示了皇帝之後,內廷以慶賀皇子誕生為由,迅速搭建了簡易唱臺。
戲臺上演繹的,是新編的雜劇,漢光武大戰王莽。
雜劇與後世的戲曲最大的不同,就是其規定的很死,無論是唱腔還是唱詞,都得按照曲牌來。
換句話來說,一板一眼,沒有什麼口語化。
唱詞由於是曲牌名,所以抑揚頓挫,高低起伏,就跟唱歌一樣。
基本屬於獨唱模式,其他人沒有配合,純粹當做背景板,一板一眼,很是僵化。
發展到如今,曾經的大眾化娛樂,已經曲高和寡了。
話雖如此,後宮中的女人們卻看得如痴如醉,喜歡的不得了。
一連慶賀的三日,勉強滿足了心思。
這下,上行下效,雜劇突然又在京城流行開來,達官貴族們紛紛邀戲班來府,一場娛樂行業竟然爆發了。
趁著皇帝心情不錯,田仁捧過內呈遞上來的奏疏,放到炕上的御案上。
又調了滿滿一硯海的硃砂,準備好筆,這才退到一邊。
即使如今司禮監形同虛設,大多數時間只是轉呈作用,但這同樣也有講究。
例如,在皇帝心情好時呈上的奏疏,和心情壞時呈交時的結果完全不同。
另外,在奏本的先後順序上,也是大有文章。
這些都是合理合法的手段,誰也察覺不出來。
皇帝隨手拿起幾本,基本上都是一些小事,票擬看了看,大差不離的他就批准了。
就算是一些不合心意的,他也沒有直接劃叉,這不體面,他多是讓打回去重擬。
弄了一上午,他在這批閱,田仁則拿著印章咔咔蓋下,配合得極其默契,簡直就是流水線一樣。
良久,朱誼汐不由得啞然失笑。
在一些具體的事宜上,他幾乎不怎麼插手了,只有在一些人事上,或者改革上一言九鼎。
這也是君臣之間磨合的默契。
無論是明朝的內閣,還是清朝的軍機處,一股腦地全部由皇帝處置,那就只能二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