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人家把他夾帶的貨物收了個高價,只是最普通的原因。
“不曾打起來。”
黃宗羲搖搖頭,不屑道:“日本妄圖霸佔琉球,琉球苦不堪言,我天師一到,其痛哭流涕述說苦楚,最後甚至內附,以逃避報復。”
“對於日本人,朝廷如今沒時間與它算賬,只是警告一番罷了。”
聽到這話,幾個官吏露出遺憾之色。
琉球之事,明朝與日本碰撞不止,這讓朝鮮人興奮異常。
對於朝鮮來說,日本可是世仇,不共戴天的仇恨,雖然豐臣秀吉死了,但仇恨卻綿綿無絕期。
舉世無敵的大明竟然就此放過了日本,這不得不說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
“天使,日本人絕不能輕饒,其狼子野心啊!”
“昔日它竟敢覬覦大明,焉知其志已無?”
朝鮮人不斷地說著日本壞話,黃宗羲微笑不語。
翌日,他坐著船離開了永宗島,逆流而上,抵達漢城。
歷經滄桑的漢城,呈現在他面前。
囊中羞澀的朝鮮朝廷,並無餘力修繕城牆,以至於城牆灰黑色印記明顯,城門殘缺,上面的銅盯也被擼走,顯得格外的落魄。
乞兒們在街頭巷尾轉悠,渴望著每一枚銅錢。
似乎移風易俗的緣故,百姓們的精神面貌很是不錯。
這座王國之都,雖說在逐步復興,但相較於北京,亦或者南京,差了不止一籌。
“去王宮——”
作為普通的主事,黃宗羲自然得不到朝鮮王的親迎,不過議政府的左議政(內閣閣老)相迎,也是不錯。
入宮見到了年輕且穩重的朝鮮王李淏。
宣讀了朝鮮須配合大軍北上行動,並且準備糧草問題。
對此,朝鮮自然謹遵其命。
朝鮮王李淏,則耐不住寂寞,詢問道:“上國與日本之戰,開始了嗎?”
“已經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