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商議,最終還是定下。
具體的章程,自然徹底瞞了下來。
不過,公開上,則加兵部尚書呂大器左都御史銜,添巡察陝西、延、寧、甘肅、宣大、薊鎮等軍務軍屯差遣,賜尚方寶劍一柄,便宜行事。
可以說,幾乎是將整個北方邊務交給他處置了。
至於賜尚方劍,則以專殺和便宜行事,在萬曆年間,“萬曆三大徵”時開始實行的,由於效果不錯,所以備受皇帝喜愛。
而作為紹武時期賜予尚方寶劍的第一人,呂大器在朝堂上地位直線上升,甚至有傳言說等完成差遣,就會入閣。
一時間,呂宅門前車水馬龍,摩肩擦踵,好一派熱鬧景象,比在那菜市場也不遑多讓。
可惜,自從得到這樣的差遣後,呂大器就明白自己身上的重擔,不肯輕易落下把柄授人,立馬閉門謝客。
不過,北京城到底是淺了些,隱藏的大人物實在太多,呂大器不得不妥協。
這不,剛閉上大門,一側的後門則被迫開啟,迎入貴客。
“尤公子,快快有請——”
管家弓著身子,笑著將這位年輕人引入家中。
尤修文雖然武夫模樣,但端莊舉止卻無不透露儀態和規矩,小心地入了宅院:
“辛苦了。”
拱了拱手,這才小步而去。
很快,他就入了偏廳,見到了面色淡然的呂大器。
“侄兒尤修文,見過呂世叔。”
呂大器則捋了捋鬍鬚,看著眼前的年輕人,不由得感慨萬千。
尤世威是邊軍出身,世代以來都是軍戶,可以說不缺勇武,唯獨文事難來。
這位小國公,舉止端莊大方,雖然二十來歲,但卻無年輕人的傲氣,沒有勳貴的那種不可一世,著實難得。
“你我相熟,莫要見外了,起來吧!”
呂大器笑著,讓人呈上了好茶。
就這樣品了一會兒,尤修文不得不低頭,道:“聽聞世叔巡察邊鎮,雖然我父不在京城,但是一份薄禮侄兒也是要送的……”
呂大器微微搖頭,手中端著茶杯,極其平穩,但卻堅定地說道:“賢侄,如今瓜田李下,怕是不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