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世祖> 第三十九章內閣之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九章內閣之權 (1 / 3)

“陛下仁德——”

幾人異口同聲地拜下。

對於福王的命運,其實早在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沒有直接暗殺,真的算是皇帝仁德。

不過,朱誼汐隨口一說,福王朱由崧的諡號,廟號等,也全部作廢,說白了就不承認他的皇位。

就如同建文一樣,只能年號代稱。

當然,朱誼汐之所以如此仁慈,實在是由於朱由崧沒有子嗣,對皇權的威脅極小,沒有人會推舉一個絕嗣的人當皇帝。

眼中釘、肉中刺的,反而是崇禎的子嗣,如太子朱慈烺等,雖不至於掀起叛亂,但蠱惑人心卻是夠了。

想到這裡,朱誼汐冷聲道:“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對於建奴,決不能類比北元。”

“臣等贊同。”

到了這個份,不贊同又能如何?

姜曰廣很識趣地先行告退,徒留下內閣三學士。

趙舒、張慎言、閻崇信三人拱手而立,靜靜等候著皇帝的言語。

朱誼汐目視著三人。

首輔趙舒四十九歲,山西人,精神奕奕;次輔張慎言也是山西人,六十九歲;而屈居老末的則是閻崇信,最為年輕,年歲三十有七,陝西漢中人。

內閣三人都是北人,倒是意外中又球意料之中的事。

事實上,對於翰林院的改革,只是皇帝的試水。

顯然,效果不錯,無論是翰林院還是內閣,都比較認同。

但這次將改革的刀子砍向內閣,也不知後果如何?

不過,朱誼汐對此有信心,這不僅是開國皇帝的威望,也是六部尚書聽話。

姜曰廣、呂大器、高弘圖,前東林黨人,與內閣瓜葛不多;朱謀、馮顯宗、王應熊,則與皇帝關係更近。

可以肯定的說,如果皇帝不配合,內閣就是空架子。

“太祖廢黜宰相,而至成祖設內閣以來,朝廷以歷兩百餘年,及至如今。”

皇帝一開口,就是聊起了內閣的歷史。

三人有點茫然,但同時心中一稟,立馬察覺到這關乎內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