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世祖> 第四十四章心中憤恨難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四章心中憤恨難抑 (2 / 3)

“只求陛下日後多寬待其一些。”

“只要他們安分守己,朕也不會故意針對他們——”朱誼汐認真道。

“這便好,這便好……”

嘴角帶著笑容,不斷地重複這句話,王徴漸漸閉上了眼。

“哎——”長嘆了一聲,皇帝心中頗有幾分不捨,但王徴以七十七歲高齡而逝,也算是喜喪了。

歷史上,王徴正逢國亡的殘酷事實時,他在「大節」和「十誡」之間立做判斷,深浸於儒家傳統的王徵,毅然選擇了自殺盡節。

天主教可不讓信徒自殺。

這樣的一位老人,是值得讓人尊敬的。

“著令,王徴功勳卓著,其子襲爵後,再恩傳一代。”

皇帝看了安詳而去的王徴許久,才開口離去。

一時間感恩戴德之聲不絕。

剩下的時間,就交給歷史吧。

而剛踏入門檻的鄭、黃二人,就見到皇帝轉身離去的背影,還有那連綿不斷的感恩之言。

無奈,一人緊隨而去,一人只能去問詢其事,以作記述,這可不能有任何的遺漏。

是為何聖旨不會被冒充的原因,佐證太多。

起居注,宦官,內閣中書,都會有記錄,一旦一個對不上,立馬就是抄家滅族。

回到皇宮後,皇帝就突然沒了興致,索然無味地吊著魚。

而此時的盛京城中,卻是氣氛沉重。

自八月份被迫出關後,多爾袞就加緊佈置遼東的軍事,對於遼西更是嚴防死守,多做城池修繕。

山海關肯定守不住的。

因為這座城池剛建造的時候,其面向的就是北邊,南邊的防禦不及其一成。

況且,山海關以關內為腹心,糧草輜重皆依賴於此。

所以,當年吳三桂面臨李自成的攻勢時,只能出關迎敵,求救於滿清。

“失去山海關也是必然。”

代善病殃殃的,有氣無力地說道:“如今形勢調轉,明人的火炮多,遼西要多做守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