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苦辣酸甜。
南京的熱浪席捲而來時,饒不過所有人。
不過,對於李繼祖來說,卻已經無福享受了。
坐著船通行在運河上,陸陸續續看到許多的百姓拖家帶口地遷徙而歸,汗流浹背,但卻心裡歡喜。
船隻,牛車,騾車,攜老扶幼,一個個滿心的憧憬。
“這些人去了哪?”
李繼祖站在甲板上,輕聲問道。
“統制,去年建奴南下,朝廷強遷了這些去了中都,如今回來的,基本上中上人家。”
一旁的幕僚則感嘆道:“聽說朝廷遷走了數十萬人,那些貧困之人在鳳陽分了土地,不想回來,也沒有路費回來。”
“是啊!”
李繼祖感慨道:“若是再來一次,南直隸怕是真的毀了。”
即使遠在貴州,他也知曉這一戰的危險。
從邳州,到淮安,數百里的運河失手,距離南京只有數日路途,從表面上來看,明軍一敗再敗。
皇帝言語,這是層層阻擊,拉長敵軍後勤。
但這樣的代價是極大,對於淮安府幾乎是破壞性的傷害。
例如,他這個山東統制,所轄的兵馬約有六萬(包括榆園軍),但九成九的糧草需要南京的輸送。
近在咫尺的淮安,自身難保。
“到了山陽了。”
伴隨著漕船北上,在親眼目睹山陽城破壞性攻防後,李繼祖旋即來到了倉庫。
這裡有殘留下的十餘萬石軍糧,是皇帝特地為山東軍儲備的糧倉。
“將軍,還剩下十萬石。”
一旁的幕僚計算多時,終於得到了一個確切的數字。
“嘿,它這數字倒是齊整,十萬餘石變成了十萬石。”
李繼祖冷哼一聲,發洩心中不滿。
“據兵部的公文,實有十三萬九千三百石又七鬥!”
幕僚又翻閱了片刻,這才道。
“六萬大軍,雖說沒有戰馬,但頂多也就夠兩個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