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營的調整與誕生,在拿下南京時,就開始籌備。
以親兵營、火器營為根本,再加上新招募的兵馬,合併為六萬,以老帶新,從而加強實力。
而京營,也不再列營號,而是以翼、營為主,其中,營為指揮使,其下設協、哨、隊、什、伍,層疊有序。
營雖然只有三千人,但不過是縮編罷了,一旦進行擴充,隨時可以變成五千。
新的編制形成,舊的編制自然就被淘汰。
這是應有之意。
萬曆以來,京營大崩,賴以支援國本的,反而是邊軍,中央權威日益緊縮。
但北洋出了袁世凱,清朝立馬完犢子。
如今,伴隨著地盤的擴充,讓朱誼汐有種不平衡的感覺。
尤其是淮海地區的十來萬兵馬,讓他睡覺都有些不安生。
對於朱誼汐來說,手底下沒點真正的兵馬,他的皇位坐的都不穩當。
越是中央集權,對於軍權就越發看重。
最明顯的就是清末,從湘軍遍地督撫,淮軍成為主力,再到北洋軍,曾國藩、李鴻章還是忠心,一切都能糊弄。
內閣三人瞬間大驚,旋即恍然,這的確是個好主意。
中國的地勢是北高南低,所以從北京到南方,其中的水閘,更是有上十道,蓄水,放水,調控水量。
可以說,水才是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次屬於被動防守,這讓朱誼汐有點不適應。
“運河沿岸,尤其是淮安、高郵等地,都給我修上稜堡,絕不能讓滿清輕易的南下。”
說到這,皇帝甚至咬著牙道:“若實在不行,就給我放開運河的水,我倒要看看他怎麼運糧。”
“希望吧!”皇帝對此倒是不怎麼樂觀。
因為人心是個複雜的東西。
如果滿清長驅直下,人心惶惶,再多的兵馬也難維持住,保不齊有些商船投靠偷運。
同樣,如果破壞了運河,等到他北上的時候,就很難受了。
這屬於傷敵一千,自損八百。